那时我和其他同学一样,对性也有一个基本的知识需求。于是我在学好医学课程的同时,开始主动查性学的资料,结果就迷进去了,一发不可收拾,感觉自己进入了崭新的知识海洋。
剥洋葱:当时国内的性教育是怎样的?
彭晓辉:我上大学时根本没有性教育,1994年中国性学会才成立,那个时候中国谁敢提出性教育啊?我也是靠自学,结婚时看过性知识手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开性学课程,当时是国内开始做性教育的第一批人。
剥洋葱:你怎么想到要开设性学课程?
彭晓辉:1987年,我成为华中师范大学的讲师,有了开设选修课的资格。加上我对性学有研究,兴趣爱好在这里,别人开不了这样的选修课,这是我独特的优势。1990年,国家教委、卫生部等六部委出了规定,普通高校要在健康教育选修课里加上性健康教育的内容,1992年我就申报了《性生物学》。
剥洋葱:开设时有遇到阻力吗?
彭晓辉:当时预见大学生可能不好意思选,学校是一路绿灯。我就私下做学生工作,先动员学生干部,再动员学生选,因为只有满15人才可以开课,第一次就有40多人报名,第二学期人数就加倍了,后面再也没有为人数担心。
彭晓辉被外界称为“递套教授”,他欣然接受这个称呼。
陷入争议
“‘递套教授’这个帽子我戴定了”
剥洋葱:你在网上有一个外号叫“递套教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彭晓辉:2011年5月,我在一所大学开讲座,谈到了安全套的使用。我以自己2002年在瑞典访学时了解的一种假设情况举例,这个假设情况是指,如果女孩子一旦遇到强奸,在斗智斗勇逃无可逃时,随身携带的安全套也是保障健康的最后一道屏障。我举这个例子,是在讲座上分析为什么可以使用安全套。后来媒体报道时,歪曲了我的愿意,不明真相的网民就骂声一片,称我为“递套教授”。
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后来反而接受了这个称呼?
彭晓辉:对,我就说这个很好啊,这个头衔我愿意要了,这个帽子我戴定了。这个事情过后,我就用这个头衔发了几篇微博,告诉大家安全套怎么使用。这个帽子给我戴着,人家一想到我,就知道“递套教授”,然后就知道安全套可以起到安全和避孕的作用,那么他就意识到要有负责任的安全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