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日,案件主犯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在云南昆明被执行死刑。
案发后依然坚守
“湄公河像我的生命一样”
往年湄公河航线上,100多艘中国货船载着日用品、水果蔬菜等穿梭其中,闷热潮湿的环境、码头搬运的工人,人声鼎沸。惨案发生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嘈杂的码头冷清下来。“四成以上的船员都回了家,因为担惊受怕,没有人敢出船,”吴德昌砸巴了一口烟。
这么多年,一直有人问他当年为什么不转行,“开了大半辈子船,转行能干啥?”
1973年,吴德昌出生在云南昭通。父亲是国营航运公司的资深船长,在金沙江上漂泊了大半辈子,退休后又转战澜沧江。听着父亲那些跑船的故事,吴德昌也成了一名水手。
正如他说,澜沧江-湄公河就像他的生命一样。
惨案发生后,航线全面停航,这段日子对吴德昌来说,是最难熬的。“瞎混呗!”似乎找不到更多的词语来形容那些日子,他整天闲逛、发呆,一天能抽掉两包烟,也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终于两个月后,湄公河全面复航,由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船护航。
复航后的首批货船
“离开的人都回来了”
这个消息令吴德昌兴奋不已,他开始忙着翻新船只、检查设备,随时准备着,那时候他的船还叫“中盛号”。
很快,吴德昌接到了复航后的第一笔生意——土豆,从关累港运往泰国清盛港,“中盛号”也成为复航后跑船的第一批船队。
复航初期,码头上仅有两三只船停靠,很是冷清,船员大多都已回家休息或另谋出路。“复航后,大家也是持观望态度,大约过了半年,码头才逐渐热闹起来,离开的人都回来了。”
关累港又是一片繁荣。吴德昌给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以“湄公河惨案”前的市价来看,300吨载货量的船只为例,从关累到清盛,顺水行舟,每吨货物运费100元,返程价格翻倍。如此算来,一个来回可收到9万元货款,除去油费、报关费等2万余元,其他剩下的6万多元都是船员及船长的工资和提成。
这种热闹派头持续了三年。2015年开始,航运事业逐渐萎缩。
没看电影《湄公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