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现象确实应该批评,但《中国电影报》把矛头指向豆瓣和猫眼专业评分功能却是找错了对象。
豆瓣的创始人杨勃在去年12月发布了一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长文,当中特意谈及了豆瓣电影评分是否能够刷分的问题,并称“水军是有的,但豆瓣评分很难刷得动”。
电影营销人士同样认为,豆瓣电影和时光网的刷评分、评论的门槛相对高,投入和回报基本不成正比。他们尝试过一些案例,发现性价比低,不如在微博找大号刷软文,造话题,再找一些水军来灌水效果会来得更明显。
至于猫眼,其上的专业影评人大多都有名有姓,代表自己表达喜好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用“你是谁?又能代表谁?”来质疑他们,未免显得有些强词夺理。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除非能够抓到这些影评人收受红包的证据,又何必去指责这些影评人的评分有失公允?此次的《中国电影报》事件可能只是电影业长期以来对于影评人不满的一种延续。就在今年的贺岁档,微博自媒体“亵渎电影”针对《长城》发布“张艺谋已死”的评论,乐视影业CEO张昭通过微博回应:“躲在阴沟里诅咒中国电影的你已经腐烂!电影劳作者永生!(没有人给你点蜡烛)”。随后乐视影业官方名义发出了警告函,称将采取法律手段。
在《摆渡人》一案中,相关营销方曾在朋友圈表示,《摆渡人》的豆瓣评分是被黑的结果,并称已有十足的证据,并有平台参与。看上去电影片方与影评人以及评分平台的关系已经极其紧张。挑动他们神经的是商业利益,就像《中国电影报》文章中所表达的那样,“差评”是在给票房捣乱,是在给市场添乱。此外,作为一份由广电总局主管的报纸,《中国电影报》此时发声也同样被认为代表了官方的意志。
从这一点来看,猫眼下架“专业评分功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意图。
《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在2016年度电影市场盘点时写过,国产电影界经历了希望破灭的一年,除了春节档,无论是“国产保护月”的暑期档、国庆档,低迷的票房成绩都和增长的屏幕数量背道而驰。在数据之外,影迷观众可能会用更加简单的一句话来形容今年的电影:这么多烂片,都没电影看了。
正因为此,年底的贺岁档似乎寄托了最后的希望——是电影行业的GDP,这句话另一层意思是,票房是指标,是政绩,是面子,也是切切实实的利益。电影越来越像创业项目,资本投资入场,炒高估值,套现离场,最终的上映相当于IPO,但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一个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