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一开始对于“中断谈判”这个选项表现谨慎,但她后来补充说,她会与欧盟其他国家领导商议是否能就此达成一致立场。
默克尔虽然曾不止一次表达过欧洲应该思考“没有美国怎么办”的问题,但仍强调在朝核问题上将与相关国家领导人商谈,其中包括美国总统。
资料图片:8月30日,在德国西南部城市路德维希港,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竞选集会。新华社记者罗欢欢摄
【不像“角斗”,更像“二重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副主任杨解朴认为,这场辩论总体感觉对抗性不是很强,状态比较温和。用德国媒体的话来说,辩论中“角斗”气息很少,更像是“二重唱”或“问答游戏”。
杨解朴说,目前默克尔支持率领先,所以在辩论中表现只要不逊色于舒尔茨即可,舒尔茨因为支持率落后,必须“大赢”才能挣来分数。总体而言,舒尔茨的表现没能达到这个效果。
此次辩论,由德国四家主流电视台各派一名主持人轮流提问。杨解朴认为,辩论在体温设置上有问题,集中于难民和移民、伊斯兰教、土耳其等问题,涉及社会公平或教育公平等纯内政问题的部分所占比例很少。大多数问题上,双方立场和意见相似相近。
辩论结束后,德国电视一台发布的民调显示,默克尔在多数问题上的表现都比舒尔茨获得更多支持。总体表现上,55%的德国人满意默克尔的表现,35%支持舒尔茨。具体在移民和难民问题上,44%认为默克尔“可信”,39%认为舒尔茨可信;国际事务上,61%认为默克尔可信,30%认为舒尔茨可信;涉及内政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上,45%信任默克尔,40%支持舒尔茨。
【默克尔底气何在?】
这次竞选是在2015年默克尔政府接收100万中东难民、国内安全形势趋紧、德国与土耳其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多数德国民众为什么会选择继续支持并非毫无争议的默克尔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田德文说,除去舒尔茨在从政经验和竞选纲领方面的缺陷,最重要的原因是默克尔2005年第一次当选总理以来,德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多数德国人认可她的执政成绩。
根据欧盟官方统计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指数,以当年欧盟28国平均值为100的话,德国2005年为124,2016年为123,而同期法国则从111下降到105,英国从117下降到108。这就是说,这12年中德国经济增幅一直高于欧盟其他主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