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冬,中日佘山遭遇战战斗结束后,日军第11旅团长坂井德太郎少将带着100多人下山,来到战斗最为惨烈的石桥一带视察时,一个负伤的中国军人突然从横七竖八的尸体中站了起来。当这名中国军人看见地上躺着战友和日本兵的尸体,而周围全是日本兵,陷入重围的他没有半点犹豫,直接举枪自杀。
江紫辰还在记录这些细节的《第六师团转战实录——南京篇》《南京作战之真相·熊本第六师团战记》中发现,日军在战役结束后专门为牺牲的中国军人建立墓碑,坂井德太郎曾说道:“虽然他们是敌人,但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而战死,值得我们尊敬!”
在他收藏的《姬路步兵第139联队战殁者名单》中,这个日军110师团139联队在7年里共战死1357人,其中70%都是八路军的战果,这本战史中甚至评价八路军“在武器装备较差的情况下作战勇猛,搜集情报的能力极强。”
当网络上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质疑中国抗战中的英雄事迹时,江紫辰总会想方设法“花费重金从日本收集战史”,从日军史料中找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在他发表的文章中,通过参考日方的《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发现,日军110师团110联队在攻打狼牙山时,投入了一个大队、一个中队和一个机枪小队共1000多人,最后攻上山顶发现本以为是八路军主力的对方只有5个人,日军史料中记载“发现几名八路军士兵弹尽粮绝,最后跳崖。”
在刘嘉看来,以往的抗战史具体到一个连、排作战的过程,资料比较欠缺,“而江紫辰收集的资料,提供了一种抗战微观史的视角。”
记住中国抗日军人的英勇悲壮
单纯的小孩儿、纯粹的研究者,要把真实的中国军人的勇敢和无畏告诉给广大读者,这是江紫辰留给刘嘉的大致印象。
刘嘉眼中的这个“理想主义者”,也曾因太过年轻、没有名气而屡遭挫折。
到了2015年,21岁的江紫辰已经与吴京昴合作写出了一部有关南京保卫战的书,结果找了四五十家出版社都被拒绝。这个有着38万粉丝的微博博主,最痛苦的时候他“彻底没有动力写下去了。”
在对抗战史研究最低谷的时间里,一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的“90后”华裔女生,通过网络给他讲述了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写作南京大屠杀的故事,并鼓励他“既然看了这段历史,就有责任把看到的告诉其他中国人,被拒绝了又没有什么损失,写的书总有一天能出版。”
年轻的研究者开始走出低谷,只用了5个月时间,就写出了一部32万字的《侵华日军第六师团南京战役及暴行实录》。
这一次,他幸运地遇到了重庆出版社的刘嘉。刘嘉接触过诸多民间抗战史研究者,在读过书稿后立即发现了其中的价值:利用日军的战史资料,来回击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这是很有说服力的。
在网络上已经小有名气的江紫辰,在现实中却出奇地低调,至今没有把他做抗战史研究这件事告诉父母,“现在的人都很现实,家人更希望我有一份好的工作,也有朋友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
但是这个23岁的“理想主义者”有着远大的梦想——写一部最全面的淞沪会战全史和百团大战史,让中国人记住中国军人的英雄事迹。按照设想,几个月后,另一本《南京保卫战全史》的出版,会让他距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本报记者完颜文豪、秦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