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和宁夏都管用的治沙方法,到了甘肃和青海就失灵了,是方法错了吗?娄志平趴在沙丘上一厘米一厘米地检查沙障,发现错的不是方法,而是沙障不够因地制宜。“每个沙漠的情况都不一样,民勤和青海的沙漠风大但是沙少,大风很容易将沙障底端的沙子吹跑,埋深变浅的沙障很快就被吹翻了。”
娄志平开始试验在不同风沙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沙障。但是沙漠环境瞬息万变,适于试验的风力环境可遇不可求。2010年夏天,在沙漠边缘等了十几天后,他想到了在中科院兰州分院为八字形网笼沙障做的风洞检测。“能不能在家中用风洞实验室模拟沙漠环境呢?”
娄志平从民勤挖了200公斤沙子运回嵊州老家,在房间里架起大鼓风机,用沙子铺成5米长的沙带,模拟出沙漠环境,对改进的沙障进行抗风能力检测。
风洞检测一做就是3年,2013年8月,娄志平终于心满意足地关上了日日轰鸣的鼓风机,他设计出了在不同风力环境中都能保持稳定的“悬袋网沙障”。3个月后,新沙障在临策铁路沿线的流沙区第一次投入使用,固沙效果良好。随后又在民勤和青海的治沙站投入使用,风再大沙障也没有被吹倒。
将固沙“土办法”带上国际大舞台
埋头钻研的娄志平,终于找到了有效的固沙方法,但却发现治沙同行对新方法并不了解。在沙漠中工作了十年的娄志平给自己置办了套新西装,开始积极参加各类防治荒漠化的会议,介绍推广自己的新方法。
2016年,娄志平受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的邀请参加“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全球纪念活动”。第一次参加国际大会的娄志平抓住一切时间和同行交流,“恨不得多长几张嘴,能同时和好几个人交流。”
今年8月,得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召开,娄志平赶紧报名参加,将自己的固沙方法写成材料,还请人翻译成英文。“去年参会是我一张嘴介绍,今年我带了400份中英文材料,让它们帮我一起介绍。”
此次缔约方大会两周的会期内安排有几十场会议,娄志平将这些活动分为“需要参加的”“可以去发中文资料的”和“可以去发英文资料的”三种,每日按着计划表穿梭在会场内。他经常在一个会议开始前,将介绍自己固沙方法的资料摆在参会代表的桌上,再奔往下一个会场,戴上同声传译器,学习国外的治沙经验。
一位上海同行看到娄志平的资料后想找他详聊,却不知他长什么样,内蒙古林科院的专家们告诉他,“就去会场外找那个没头发的瘦老头,别看长得土,却是个土专家。”来到会场外,只见娄志平坐在台阶上,端着一碟点心正向同行介绍经验。为了有更多时间交流,他经常吃几块点心就是一顿饭。
不参会的时候,娄志平喜欢到“中国荒漠化防治成就展”看看,这里集中了众多沙产业企业。“固住了沙,下一步开始种植沙生植物,来学习学习沙区能发展哪些沙产业。”
古稀之年的娄志平,完成了固沙方法的研究,又站在了沙漠生态恢复的新起点上,要为黄沙变绿海的梦想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