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当前,中国电视剧复合渠道观众规模约11亿。在我国城市观众中,2015年人均收看电视剧的总时长为269小时,占人均总收视时长的30%,位居首位。“可以说,电视剧是中国观众文化娱乐的第一需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说。
低品质剧淡出荧屏,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电视剧优秀作品频出,传播力、影响力增强,得益于行业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新平台。
电视剧播出是电视剧价值实现的“终端”,电视台播出是电视剧创作的风向标。2015年以来,针对省级卫视频道黄金时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继实施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纪念建党95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建军90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在宣传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相继推出了《太行山上》《巨浪》《黄河在咆哮》《秋收起义》等30多部主旋律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主流播出平台的集中大规模播放,极大地激发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作热情,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通过实现备案公示、完成剧审查、上星播出3个管理环节之间的联动,卫视频道电视剧播出整体呈现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的良好态势。一些明显受到观众批评的低品质剧淡出荧屏,比如:一味表现家庭矛盾、婆媳争斗的“家斗剧”;脱离历史真实、违背公共常识,一味追求镜头感官刺激的“抗日神剧”;架空历史、哗众取宠、服装雷人的古装剧等。
在电视剧市场交易手段上,电视剧产业链不断延伸,交易手段推陈出新,改变了以往严重依赖电视台播映版权费用的单一模式,电视版权交易、网络版权交易、海外版权交易使电视剧版权价格不断攀升。网络改编权、衍生品版权、植入广告等全产业链营销方式都成为电视剧市场交易的重要手段。
在产业布局上,新媒体和电视台的融合和竞争对电视剧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视剧不再是电视台的独家内容,而是已成为视频网站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视频网站发展迅猛,已由单一播出平台,向电视剧生产链各个环节渗透,并加大了对前期策划制作和版权开发的投入。广大电视剧制作机构也积极寻求自身定位和转型发展,在电视剧制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升级。目前全国有电视剧制作资质的机构达1.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