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小学校长戴芳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学校从一年级的新生着手,希望通过传统开笔礼让学童们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自信开启他们的求学之路。”
在拉萨市第一小学,孩子们兴奋地介绍着各自家乡的传统佳节。今年10岁的次仁达杰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特色之处,各类传统佳节不仅让我们很好传承了文化,也向国内外的游人展示了我们灿烂的文化。未来我要好好学习,为更好传承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年级新生顾菲拿到了一本新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绝对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她说,“中华传统文化光辉灿烂,作为一名中学生,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格的完善肯定有帮助。”
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陈琳说,以前传统文化在各个学科都有所涉及,但总体比较分散,现在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增强中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求知第一课:培养志向提高兴趣
在北京丰台区第十二中学图书馆大厅,高二年级的张楚卿、王心怡身着蓝色航天服,滔滔不绝地向前来参观的学弟学妹介绍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箭体结构。作为钱学森航天实验班的学生,王心怡说,她将在新学期里完成手头的课题项目,把钱学森精神落实在学习中。
当天,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中科院院士余梦伦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航天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的中学阶段,是人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基础知识学习的好坏,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将影响人的一生。”钱永刚说,钱学森精神为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理想信念和锤炼精神品格提供了目标和动力。
余梦伦院士发表了专题报告,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航天运载技术50年的发展历程,并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培养志向,提高兴趣,勤奋学习。”
在天津,1300余所中小学的100余万学生通过电视、网络、APP等多种形式,共同聆听了一堂生态文明教育“公开课”。三位老师分别就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科学定义和内涵,以及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做法等进行了一一讲解。视频中穿插了小实验、宣传短片甚至是深受同学们喜欢的周杰伦的歌曲,让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