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人工智能的不足之处在于我们原创的理论创新,基础性研发能力可能还不太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道出人工智能发展的近忧,虽然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科研文章量和发明专利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原创性思维较少,科研机构缺乏系统超前研发布局。
专家指出,在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中,算法与硬件计算能力的突破赋予机器人在某些领域的“超人”能力,这就要求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以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升级。
思考四:人工智能技术需加快应用各行各业形成正循环。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三步走”战略目标,其中第二步为:“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
宋继强介绍,从前两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只有技术和商业孕育出的、被市场接受的现象级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产生价值,从而反哺技术研发,形成正循环,这波浪潮才可能持续下去。
“中国强在与场景结合的应用层创新上。”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介绍,我国人口红利可以转变为海量数据红利和消费市场红利,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的商业应用正在改变这个社会。
思考五:加快攻克核心技术迎智能社会加速到来。
——地震新闻背后的写手可能是“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
——快递背后的分拣员可能是“智能分拣机器人”;
——银行理财的服务人员可能是“语音交互机器人”……
记者在机器人大会现场看到,除工业领域大量应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正快速向家庭、社区等场景渗透。
机器人会多大程度上代替人?智能社会究竟何时到来?这些不仅是人类对未来的遐想,更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对于中国来说,把握当代科技发展趋势,突破基础理论和硬件技术研究瓶颈,加速攻关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才有可能在未来智能社会的构建中掌握主动权。
“在个人电脑时代,我们已经错失了机遇;在人工智能时代,一定要掌握自己的核心基础技术。”余凯的话,是无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