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披露了这样一组研究数据: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153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123美元;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在1990年处于低人类发展水平组别的47个国家中,中国目前是唯一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组别的国家。
“世界很多国家期待对中国发展实践的系统化研究和理论化提炼,期待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李伟说。
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国际知识中心将如何作为?
李伟介绍,国际知识中心是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研究平台。在理论研究方面,将设立经济建设、政府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分领域的工作组和一个综合研究组。
在实践研究方面,国际知识中心将开展多方面的案例研究,当前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基于中国以点带面的发展实践,根据重点城市、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的线索,优先选择园区发展经验作为典型案例。二是从维持社会安定有序,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优先开展政府如何培育市场方面的案例研究。三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培育两类投资性项目,优先选择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案例,如儿童早期发展与儿童营养及健康项目。
“要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形成关于发展道路和发展理论的系统总结,并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李伟说。
助力全球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共同应对更加复杂的挑战、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是不可回避的难题,也是国际知识中心开拓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方向。
国际知识中心将成为共建共享开放的国际化机构。李伟表示,将加强与全球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国际知识中心的愿景,是在3年左右成为全球发展知识网络的重要成员和有关发展知识供给的有效渠道。一方面,要将国际知识中心打造成统筹协调国内外发展研究资源的平台。另一方面,要把国际知识中心打造成各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国际发展问题的交流平台。
古特雷斯说,希望中心与多个联合国机构的伙伴关系能够促进知识分享,特别希望中心与南南合作办公室的伙伴关系有助于扩大经验交流和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李伟表示,中心将不辜负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殷切期望,努力成为全球发展知识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和知识供给的有效渠道,为促进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