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冬季一个大风的夜晚,零点40分左右,侯志勇接到电话,市区体育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处的管子突然断裂,水从直径100毫米的管道涌出,形成4米多高的水柱。侯志勇赶到现场后发现,水柱上方是高压线,情形非常危急,来不及多想,他直接跳进被水淹没了的闸门箱中,逐个摸索着关闭了5个闸门。等他出来时,湿透的棉衣表层已结了薄薄的一层冰。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的侯志勇也变成了一个中年汉子,由于常年弯腰抢修,侯志勇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2005年至2006年市创优工程在全市展开,市区很多道路进行扩建改造,公司管网抢修经历了建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半年多时间管网处配合创优道路改造处理供水管道漏水达百余起,仅2006年6月15日,单程平路一天就处理了9起漏水事故,在此期间,侯志勇同志腰疾复发,疼得直不起腰,但为了抢时间,赶工期,他就躺在地上指挥抢修。正是因为“我是供水人,我为供水做什么?”这样一个信念激励着侯志勇每年处理大小事故800多起,为公司挽回直接损失数十万元。
进行技改创新 始终坚守维修一线
除了日常的抢修工作外,侯志勇还积极钻研,不断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抢修效率。有一次,侯志勇在抢修白龟山水厂断裂的混凝土取水管时,用传统的两瓣卡来固定补洞,七八个小时过去了,几十米高的水柱不断将补洞冲开。侯志勇现场分析后得出结论:补片之所以被水顶开,是因为两瓣卡的弧度太大,只有减小弧度,分散水柱的压力,才能提高修复的成功率。然后,他制作了三瓣卡来固定补洞,3个多月过去了,设施运行正常。接着,他又通过改变卡子的厚度,来降低抢修中的开挖深度,既节省了抢修时间,又降低了抢修成本。以前一次大型管道抢修至少需要72个小时,现在缩短到了8个小时,一次能挽回经济损失70万元。
上班30多年了,侯志勇没有休过公休。翻看侯志勇的工作日志,经常会出现夜晚2点多到家,夜晚3点多到家的记录。曾经侯志勇是个铁杆钓鱼迷,有着全套的钓鱼装备,后来都送人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朋友一起外出钓鱼。很多时候,回到家中,亲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自己悄悄将沾满泥浆的衣服洗完后,睡到另外一个房间,听到电话后就又外出了。这32年,为了工作,侯志勇失去的太多,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换一个工作,在他看来,活儿总要有人干,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一行,就得当一名合格的供水工。
2014年夏季,63年不遇的旱情袭击了鹰城。侯志勇更展示了一个模范共产党员的风范。侯志勇带领管网处的同志们,在坡度为65度,地面仅二十多平方米的沙土地上,不能使用现代化器械的情况下,仅用了8天的时间就修建了二级提灌站。在一次施工的紧要关头,侯志勇居然不顾生命安危,憋着气连续8次潜入到3米多深的水底完成作业。“旱情这么严重,老百姓的吃水问题全靠我们,不拼不行呀!”侯志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