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账文章”背后的“厦门模式”
“集体宿舍”的成功建设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2007年年初,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现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召集多部门开会,专题研讨建设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廊的有关事项,一个既能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又能集约利用和优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厦门方案”浮出水面。
在地下管廊的种种优势面前,每公里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工程造价费用成为管线企业望而却步的“拦路虎”。一些企业在自家地沟、管道的“一亩三分地”上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出于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清醒认识,厦门市明确提出:地下空间建设既是一笔欠账,也是一篇大文章,要抓紧推进规划建设。
厦门市政府出台行政强制令:在新开发和规划的管廊区域,如果有管线经过,就必须入廊。对于老城区的已有管线,如果有整改治理需求,则要借此将高压线、架空线管廊化。
看似不近人情的一纸强制令刚开始推行时确实阻力重重,“很多管线因为归属管理等原因,在协调时往往存在实际困难。”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王艳艳说。但后续的事实证明了入廊的正确性。
2016年9月,超强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近70万株树木倒伏,一些市政设施受损严重。但湖边水库、集美新城核心区等区域的市政管线却在地下管廊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要不是因为‘莫兰蒂’,大家对地下管廊建设的思想还没那么统一,没觉得多紧迫、多必要。”集美区政协副主席、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陈友谊说。
既然是“欠账文章”,只算经济账必然只能得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数字结论。但是不考虑投入产出,也不符合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
于是,由厦门市财政作为资本金进行适当补贴,由专业的管廊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以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实现综合管廊的“共建共享”。在“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主基调下,厦门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现了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一种全新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厦门模式”应运而生。
让百姓赢取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在“莫兰蒂”侵袭厦门之后,全城大范围停水停电。位于集美新城的王文津家中也不例外,但是仅仅过了不到两天的时间,老王家中就恢复了水电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