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价钱还一分没少,出栏的14头猪总收入过2万元,比以前还高了。”赵芹英说。
在留坝县,各个镇办都按照“保底价收购和市场价约定”的方式,积极探索推行“龙头企业+扶贫社+农户”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扶贫互助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扶贫社再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按照统一标准种植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带领贫困户和一般户增收。
截至目前,留坝县企业与扶贫社签订粮食土猪2731头,土鸡40840只,香菇333.5吨、蜂蜜7.25吨、干菜12吨的销售订单。“通过龙头企业的统一包装,农产品的价格翻了几番,土蜂蜜从每斤20元涨到98元,土鸡从每斤8元卖到18元。”留坝县一家农特产品公司负责人杨茂华说。
他坦言,面向扶贫社收购产品中有一家农户的不合格,就会把整个生产队加入“黑名单”。“为保证产品质量,公司采取一票否决制,促使生产者相互监督,确保产品质量。”他说。
此外,留坝创新“政府+金融+保险”的产业支撑保障机制,为县域内农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因灾导致的损失做了全流程、全覆盖的保险支持,提升订单农业的服务水平。
扶贫社管理 贫困户省心
留坝县玉皇庙镇黄泥堡村有贫困户68人,其中光是老、弱、病就有51人,劳力、资金成为这里发展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该村以扶贫社为抓手,搞起袋料食用菌的产业托管。
村主任杨泽平说,这是由村级扶贫互助社与当地食用菌种植能人签订托管销售协议,贫困户与村级扶贫互助社签订托管合作协议。贫困户缴纳托管费,扶贫社按季给贫困户返还固定收益,除返还本金外,另按农户筹资总额的15%作为收益返还给贫困户。
产业托管只是留坝县帮助群众抱团脱贫的一种方式。通过建立村级扶贫社,留坝县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吸纳贫困户、产业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等入社。目前,全县已组建扶贫社73个,实现村级全覆盖,入社会员占全县总人数的76%,且入社的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余元。
扶贫社围绕“四养一药一旅游”,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协调致富能人、产业大户担任生产队队长,带领贫困户进行统一生产经营。同时,引导贫困户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进入扶贫社打工等方式,实现多渠道增收。目前,全县建立扶贫产业基地20个,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才能共享产业扶贫政策红利。”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说,通过产业扶贫,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6.5%,下降到2016年底的12.5%,预计今年贫困发生率将会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