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通过加强与网络医院的合作、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链接以及院内诊疗流程的持续改进,2016年收治急性胸痛患者3000余例,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手术1004例,急性心梗再灌注率稳定在90%以上,平均门球时间持续保持在50分钟左右;支架植入率为47%,死亡率为2%-3%,血管开通率、救治时间、死亡率处于国际领先。
众多我国心血管领域顶级专家出席盛会。
上班族被心梗“盯上” 一旦发生心梗风险性和致命性更高
据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心肌梗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上班族由于高职位、高压力、高薪水的“三高”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而年轻人往往容易忽视心血管疾病的先兆症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心脏病猝死的病例连年递增。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介绍,尽管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是60至70岁的老年人,但年轻患者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一方面,中青年通常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家庭、前途打拼,不惜熬夜加班、透支身体,加上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吸烟等原因,心脏血管内膜已经过早受损,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如今的年轻人普遍喜欢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打游戏、看小说、追美剧,经常“废寝忘食”,精神高度紧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猛增,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在这样的前提下,一旦出现某些突如其来的诱因,比如连续熬夜、过度疲劳、酗酒、情绪大起大落等,就可能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风险性和致命性更高。这是因为,中青年人的血管比较光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管容易出现大范围痉挛,导致大面积心肌缺血,增加猝死的发生率。老年人一般有多年的心脏供血不足,心脏会逐渐适应,形成“侧支供血”的自我保护机制,当血管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时,可通过侧支供血发挥补偿作用。而年轻人则缺乏这种自我调整的“预适应”过程,心肌缺血后找不到其他通路补充,加上由于以往身体健康,年轻人即便出现早期不适表现也易被忽视,延迟就医,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心绞痛不一定痛在“心”上
心绞痛是冠心病时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样疼痛,也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然而,心绞痛只在疼在“心”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