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大省”的底气与转型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湖南军工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卓越贡献。”会见时,杜家毫如是说。
诚如杜家毫所说,湖南是传统的军工大省,曾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还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提供了核原料。驻港驻澳部队的列装、国庆50周年阅兵、“神五”“神六”“神七”载人航天飞行、“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都有湖南军工提供的装备和产品。而在近年的“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飞天等项目中,湖南的军工企业也参与其中。
据2015年10月的数据,全省共有军工及军品配套单位141个,职工总数20多万人,归口管理民爆生产企业4家、民爆经营企业19家、民用船舶企业96家。
“十二五”期间,湖南形成了以核、航空、航天、特种装备制造、船舶、民爆与化工六个主导产业为骨干,以新能源、新材料、军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军民融合特色产业格局,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政事儿”注意到,同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缺少行业骨干企业、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民品产业集群、军民融合特色不突出等。
在“军民深度融合”的新形势下,湖南军工开始由“军工大省”向“军工强省”的转变之路。
今年3月,湖南发布《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打造区域特色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等4个发展方向。其中,将重点构建长沙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和7个产业基地,并形成对接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装备采购信息网的信息平台。
军民融合的兴国之举与强军之策
“政事儿”注意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出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这一命题。
今年1月,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由习近平担任主任。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去年10月,习近平在参观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时强调。
他表示,要从需求侧、供给侧同步发力,从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方面系统推进,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切实打造军民融合的龙头工程、精品工程。
2016年8月底,许达哲由工信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调任湖南。
值得一提的是,13日参会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都是许达哲的“老东家”。调任湖南之前,许达哲一直在航天航空系统工作,曾任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
就在14日上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红卫又与许达哲进行了会见,沟通了在智能制造、新材料、智慧交通、电子政务及航天产业等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