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个城市的占比在50%到60%之间。包括唐山、合肥、长沙和烟台。此外,郑州、无锡、宁波、苏州、南通、沈阳这6个城市二产占比也都超过48%,属于占比较高的城市。
仔细分析这些二产占比较高的城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佛山、泉州、无锡、宁波、苏州、南通、烟台等沿海非省会城市,这些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后凭借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崛起,这些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大市。
不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外贸进出口要再现高增长已无可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持续减弱。随着外贸出口受阻,产能过剩严重,制造业也不景气。另一方面,在土地、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后,这些城市的不少产业纷纷转移到我国中西部以及东南亚等地区。近几年这些城市纷纷进入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中,经济增速放缓。
对这些城市来说,要完全像杭州、深圳等城市去发展信息经济、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不太现实,也没有这样的条件。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树华认为,以前的产业结构要想转身不是一下子能转起来,这些城市的转型首先应该立足于以前的发展基础,即做好产品的转型,把产品的技术研发做上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其次,产品的市场要调整,不仅要关注新兴市场,也要好好开拓内需市场。
另一大类则是中西部的合肥、长沙、郑州等城市。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沿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各种成本要素的提高,沿海的大量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其中,长沙、重庆、武汉、合肥等省会城市(直辖市)成为沿海制造业巨头落脚的重要基地,在产业转移落户的同时,这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
以合肥为例,由于紧邻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较低的综合成本、良好的高教资源以及安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加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获批和建设,作为该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合肥吸引了美菱、荣事达、海尔、格力、长虹、美的、华凌、三洋等家电巨头落户,并一举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业基地。
在长沙,这几年长沙的装备制造业相当耀眼。近年来长沙涌现出了三一重工、中联、山河智能等在国内响当当的装备制造企业。
相比这些城市,在29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的二产占比低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城市包括了北京和上海两大直辖市以及广州、哈尔滨、西安、济南、杭州、南京这些副省级省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