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养老金收支的“贫富不均”并不是新近才发生的事情,那么,还有什么激发了财政补贴的高速增长?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的改革,视同缴纳的这部分群体存在一个转制成本,这部分成本需要政府买单一部分。”董登新表示,1998年,城镇职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时涉及6000万到8000万的中人,到现在为止,视同缴费的中人部分还在支付当中,这是第一大转制成本。如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涉及近4000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1500多万离退休人员,这是第二个比较大的转制成本,改革还在继续,为此,财政补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提高养老金储备能力
财政补贴一直是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即便如此,我国养老金储备依然严重不足。
“衡量一国养老金储备的充足性,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养老金总储备占GDP比重,二是养老金缺口(潜在缺口或动态缺口)的测算。”董登新表示,我国养老金储备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私人养老金储备规模太小和公共养老金储备历史欠账及潜在缺口较大。
目前,我国养老金储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的全国社保基金、由地方政府直接掌管的社保基金和由雇主发起设立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一、二部分基金的总结余属于公共养老金储备,属于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积累总资产,则是私人养老金储备,属于第二支柱。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指的“养老金储备”便是第一、二支柱的总和。
那么,两者的储备有多少?截至2015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结余1.9万亿元,社保基金结余3.99万亿元,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总结余0.95万亿元,三者粗略相加后,总储备不足7万亿元。这与欧美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养老金储备水平严重偏低。
“提高养老金的积累能力有两个变量需要调整,首先是下调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实际缴费还存在较大的制度‘漏损’,尤其是弱势劳工还无法纳入,这样的情况下,维系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无疑会加大财政压力;其次,下调养老金的增幅,随着我们社保缴费费率的下调,养老金的绝对额还会稳步上升,也就是每月发放的额度还会增长,但涨幅会慢慢下降,比如之前养老金的涨幅是10%,去年的这个数值是6.5%,不排除明年的涨幅会下调至6%。”董登新称。
目前,我国制度设计中缴费35年的人员退休时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9.2%,以在职参保人员平均缴费工资来计算全部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替代率目前为65%左右,高于国际公约标准。
“目前,我国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存在很多问题,还达不到多元化的目标,随着改革的推进,职业年金没有问题,但企业年金的发展非常缓慢,势必导致养老金替代率的‘苦乐不均’。”董登新表示,从长远来看,要想提高养老金的储备能力,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提高补充养老金的整体替代率,只有做大私人养老金储备规模,才能有助于改善养老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