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二十国集团峰会,再到联合国,从美国、英国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外交场合主动设置反腐败国际合作议题,表明了我国加大追逃追赃力度的态度和主张,得到了各国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
刘建超(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一些西方国家明确强调,他们不想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承诺。
我国和重点国家的反腐合作也取得重要进展。
2015年10月20日,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反腐败工作组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15年也正好是中美开展反腐败执法合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每一项新的合作协议,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从2014年开始,这个步伐在明显提速。
2014年6月,中美就《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实施达成初步协议,两国互通公民海外个人账户信息,提供海外追赃追逃的数据支持。
10月,中美双方同意推动在调查、追踪、冻结、追缴、返还腐败资产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重点追缴和返还腐败犯罪资产。
11月,《北京反腐败宣言》发表,作为APEC成员国的美国也签署了该宣言。当月在中美两国元首的会见中,双方同意继续在追逃追赃、遣返非法移民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
戴维·鲁纳(美国国务院反腐败事务协调人):通过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反腐败工作组会议,我们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内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将两国领导人的承诺落到实处。我们也会继续加强这种合作,来确保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会再有腐败官员的避罪天堂。
2015年3月,排在百名嫌犯红色通缉令第三位的中储粮周口直属库原主任乔建军及其前妻赵世兰在美国被正式起诉。
美国检方文件指出,赵世兰谎称向美国企业投资的50万美元,其实是用来购买了房产,钱的来源和周口市粮库的一笔洗钱交易有关。
布鲁斯·奥尔(美国司法部副部长助理):我们非常希望中国同事提供中方认为潜藏在美国的出逃人员的信息,我们就能够开展自己的调查,搜集关于这些人的信息,将他们定位,并且找到他们参与违法行动或是违反美国移民法的相关证据,然后我们就可以起诉他们并且将他们遣返回中国。我们相信如果这样的联合行动能够继续认真而高效地开展,就能够对这些外逃人员有所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