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火锅城,记者发现就餐者取来的食材吃不完几乎司空见惯,可是这些取来或放入汤锅的食物最后只能倒掉,真是令人可惜。此类情形,记者在城内小寨、和平路附近的多家自助式火锅城走访时,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浪费存在。
相比之下,大学食堂要好上很多。如10月11日、12日记者到西工大、西北大学南校区等一些大学食堂后,所见的剩饭剩菜情形不多。10月13日下午6时许,记者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内的西军电餐厅内看到,来这里吃饭的除了个别校外的人,大多数都是本校学生和教职工。餐厅内经营的饭菜品种较多,在半个小时的观察中,记者发现来吃饭的基本都能“光盘”。
长安区政府机关食堂:餐盘中一多半米饭没吃掉
较之于商业性就餐场所的餐桌浪费,政府机关的食堂会怎么样?10月12日、13日、14日,暗访记者连续三天时间进入长安区政府的食堂内进行暗访。在长安区政府机关食堂一楼内,主要是供应面食;二楼则主要是炒菜米饭。就餐的公务员用自助餐盘盛放食物,两元一份,可以选择3个菜加一份米饭,有时候还有汤可以喝。记者发现,尽管食堂墙壁和餐桌上有张贴和摆放着杜绝浪费的宣传品,但来就餐的公务人员吃完饭后,不少餐盘上还是剩有米饭或菜。还有的一碗面条只吃了一半,人已经不见了。
10月12日中午,记者在二楼餐厅的一张餐桌上看到,在餐厅服务人员来不及收的一个餐盘上,不仅还有一多半的米饭没有吃掉,一些青菜和肉也还在盘里。在区政府机关食堂,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通知,该通知是2013年1月28日张贴出来的,称“一小部分干部职工就餐后剩下大量饭菜,造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堂成本上升……因此食堂饭菜调整饭菜份量及价格(分为大、小份),倡议全体干部职工就餐时按需合理购买,杜绝浪费”。
爱惜粮食、遏制餐桌浪费刻不容缓
在餐桌浪费司空见惯的情况下,一些数据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据今年年初中国农业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浪费的食物总量,则可养活2.5亿~3亿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赵淑珍教授指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几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句。从古至今,崇朴尚俭也一直作为传统美德受到人们称颂,“但是这种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的风气现在越来越谈,很多人习惯请客吃饭讲排场,动辄几千元上万元的花费,结果呢,吃不了一剩一大堆,全浪费了,还有就是婚丧嫁娶的宴席,比阔气,曾多少次见过,参加婚宴的人一散,很多桌上的鸡鸭鱼肉,动不没动就全剩下了,这实在需要引起人们的警醒。”
而有着多年教学工作经验的西安语文教师刘续认为,要推动全社会的“光盘行动”,一方面形成良好的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一方面还要从青少年抓起,认真培养孩子们健康、科学的就餐习惯,树立节约尚俭的生活作风,“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慢慢扭转目下的餐桌浪费,真正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世界粮食日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创建纪念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