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华日籍人士2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千代田区最大的日中交流机构是日中友好协会,不排除涉案男子与该协会有关。当记者就“被抓男子是否隶属日 中友好协会”向该协会发邮件求证时,与以往应对媒体需要反复确认不同,日中友好协会总务部负责人迅速回复说“此人与本协会无关”。
《环球时报》记者之后了解到的信息显示,被抓男子属于一家小规模的日中民间交流团体,而非日中友好协会。据《朝日新闻》报道,该男子2010年建立了以推进青年交流为目的团体,从事植树和学生交流等活动。记者就此事向日中青年协议会求证,截稿前未能得到回复。
菅义伟28日否认这名男子参与间谍行为的可能性,称“日本政府对任何国家都未进行那样的活动”。这也是日本官方对于一系列间谍案的一贯说法。自 2015年5月以来,在浙江省、辽宁省以及北京和上海等地,有4名日本人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中国有关部门依法逮捕,其中1人已被正式起诉。
对间谍活动一概否认的“日本逻辑”
在外界的印象中,中日民间交流团体中传出间谍事件并不多见。最近一年多来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捕的4名日本人,有的是在日本经营针对中国人的人才派遣公司,有的是从事帮助赴华发展的日企的工作,还有一人为东京一家日语学校的工作人员。
在日本,说到日中民间交流团体,主要是指日中友好协会、日中协会、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中友好会馆、日中经济协会和日本国际贸易促 进会,被统称为“日中友好七团体”。它们是日本对华各种交流活动的重要组织者。《环球时报》记者在交往中了解到,他们多是喜欢中国,愿意与中国人结交的 人,不少人为此自学中文。日中友好会馆开办的中文学校已经成为日本较为权威的中文教育机构。这些团体每年会派代表团访问中国,特别是在两国关系遭遇困难时 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除了这些比较大的团体,大大小小的日中友好交流团体有很多。在日本,成立类似民间组织并非难事,这些非常松散的团体管理不那么严格,个别团体难免鱼龙 混杂。蒋丰2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间谍出自日中友好交流团体一点都不奇怪,甚至是一种“国际惯例”,因为打着友好交流的旗号能为间谍活动 带来更多方便。这并不是第一例出自日中友好交流团体的间谍行为,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例。任何团体都可能成为间谍利用的幌子,间谍出自什么团体并不是问题的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