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市长张鸿铭介绍,目前杭州主城区在全国率先成为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钢铁生产基地、基本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此外,杭州加快新能源汽车推进步伐,目前全市共有2.1万多辆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500多辆,未来几个月还要增加500多辆。
毫无疑问的是,G20杭州峰会期间的空气保障需要更大区域范围的联动。
张鸿铭透露,目前长三角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已经机制化了。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办公室,在环保部的协调下发挥作用,隔一段时间就会开会进行协调。
“这个协调机制是有效和有力的,尤其是在重大活动的时候,比如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和杭州的G20峰会,”张鸿铭说。
记者获悉,4月21日,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举行第六次会议,部署G20杭州峰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等地相关负责人均参与该次会议。
张鸿铭表示,实现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止需要多方的努力。首先要明确属地责任,不能推诿,做到责无旁贷。杭州城内没有燃煤电厂、钢铁企业和黄标车。但是杭州郊区还有一些,这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他认为,必须要明确联动责任。区域内的所有城市要为城市群的空气改善联动,不能“我停你不停”。此外还要建立监督机制,一些企业并不够自觉。此外,由于大气和污染物都是流动的,因此需要更大范围的空气治理,也需要区域性的联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