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些对推动中欧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释放各自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杨燕怡说。
在谈及中欧贸易时,杨燕怡表示,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一直在积极促进相互贸易和投资。去年,中欧贸易额达5470亿美元。截至今年3月,中国对欧盟累计直接投资733亿美元,欧盟对中国累计实际投资1146亿美元。自2014年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以来,双方都致力于尽早达成一致,共同创造有利于双向投资和开放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中欧的上述努力同‘一带一路’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大方向相一致,是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说。
杨燕怡指出,在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过程中,中欧间除了共同利益,也存在分歧和不同利益诉求,这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如何管控、处理好分歧。她认为,双方首先应聚焦共同利益,拓展务实合作。其次,双方应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共同管控贸易摩擦。
杨燕怡还强调,中欧双方应正确看待相互竞争,应抛弃“一国成功必然意味另一国受损”、“中国发展将挑战欧洲未来”等观念。她表示希望欧方保持市场开放,努力维护稳定、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勿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而给双方经贸投资合作带来障碍。
杨燕怡说,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面临挑战。在此形势下,中国和欧盟作为两支重要力量,要肩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关乎世界和平与发展、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等重大问题上释放积极、明确和强有力信号,发挥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球性影响,体现中欧合作的世界意义。
“随着中欧合作规模扩大、水平提升、质量提高,双方共同利益的蛋糕将越做越大,给双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更有竞争力的消费市场,并让中欧民众深切感受到开放合作才是分享经济全球化益处、过上美好生活的正确选择。”杨燕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