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索姆则是“脱欧”公投中“脱欧”阵营的代表人物之一。她认为,欧盟的发展方向不适合英国,英国“脱欧”后仍然可以设法与欧盟开展贸易,并可与欧盟以外的国家有更加自由的经济往来。英国应“夺回对本国经济、贸易、边境和主权的控制权”,“脱欧”公投的结果对英国意味着“一次巨大的机会”。
分析人士认为,不少支持“脱欧”者希望下任保守党党魁和首相也是一名“脱欧”派,利德索姆在公投中的“脱欧”立场为她加分不少,并使她赢得“脱欧”派领袖、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等重量级政客的支持。
任务相同
分析人士指出,梅和利德索姆无论谁当选保守党党魁进而成为英国史上第二位女首相,都将面临以下两大任务:
首先,领导英国“脱欧”进程。与通过大选上台的领导人不同,这次保守党党魁竞选是由卡梅伦辞职引发的,而辞职的原因是他的“留欧”主张与“脱欧”公投结果不一致。因此,领导英国“脱欧”将成为卡梅伦继任者的首要任务。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新首相的上台将使英国与欧盟关系未来面临更多挑战。目前看来,梅和利德索姆在移民问题上的态度都相对强硬。她们为了自身政治前途,也为了实现“脱欧”承诺,必然会进一步向欧盟示强和施压,要求欧盟在“脱欧”议题上对英国让步。这预计将导致英欧关系在一段时间内趋于紧张。
其次,减少因“脱欧”带来的党内分歧和社会矛盾。在“脱欧”公投拉票和保守党党魁竞选的过程中,一些保守党政客出尔反尔、相互攻击的做法伤害了党内团结,不少保守党成员希望新党魁上台后能恢复党内团结。
“脱欧”公投结果也让英国社会陷入撕裂,暴露了英国政治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巨大分歧。尽管主要政党都支持“留欧”,但大量民众却并不认同。人们希望新的执政党和政府领导人能解决精英阶层与民众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