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兵场上的“短板”,就是训练的“重点”。返营后,围绕暴露出的新型作战力量使用问题,该旅组织官兵反复检讨、查漏补短——
他们邀请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员走进课堂和训练场授课,促进各兵种指挥员相互熟悉、共同磨合;组织指挥技能集训,打通指挥员对新型作战力量战法运用的“关节点”;为各级指挥所配备新型作战力量联络员,强化协同配合……
这次演练后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旅对新型作战力量单个作战时节平均使用率达80%……新型作战力量已成为该旅的战斗力“倍增器”。
3
10月28日,该旅组织全员全装紧急出动,人员装备在短时间内集结完毕,待命出发。与以往的紧急出动不同,此次车辆编队中,炊事挂车消失得无影无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么多人员和装备,一路如何保障?该旅保障部领导释疑:通过将必需的保障物资分散化、单兵化携带,保障车辆减少60%。
“要想实现全域作战,必须勇于斩断保障的长尾巴。”该旅领导说,这样的感受,在今年一次跨区演习的路上尤为深刻。
那几天,实战化背景下的远程机动“敌”情不断。由于后装指挥机构和保障队伍“臃肿”,该旅携带大量物资的保障车辆机动和防护能力差,屡屡成为“敌”攻击的重点目标。
新的作战样式,呼唤新的保障模式。演习归来,着眼任务所需,他们总结近年来跨区演习的经验教训,开始对保障力量进行精简融合,探索出社会化、便携化、战场化的保障路子。
运用新的保障模式,该旅整体机动和抗打击能力明显提升。记者跟随该旅一次机动演练看到,部队先后10余次转移阵地、多个昼夜实施演练,作战行动未因保障问题而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