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表”战时,锤炼钢铁羽翼
这是运-20改装中一次常规的模拟训练,飞机刚起飞就遭遇重大“险情”。
机长娴熟地蹬舵压杆,尽量争取最适宜的速度和高度,保持飞机状态稳定,为处置特情赢得时间。飞机很快到达预定高度。机长再次下令:“执行发动机失火检查记忆项目!”最终,按照特情处置程序,机组成功化解了这次“险情”。
“每一次模拟训练必有特情,而且还是特情套着特情。”教员逼着飞行员把模拟训练当实战,没有一次飞行不设置故障。飞行员们把这称之为“特情套餐”。
“我们要飞出这型飞机的最优作战性能!”首批参加改装的飞行员滕辉介绍,他们已经开始对该型飞机的训练大纲、作战条例等进行修订。作为训练“第一茬人”,他们不能坐等。这是该师每名飞行人员的共识。去年,在上级组织的一次实兵拉动任务中,他们不仅遇到了沙尘暴、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还经受了昼夜连续出动、复杂环境战斗空降等种种考验……
那年,部队正处于战斗力提升的“瓶颈期”。一次议训会上,该师领导提出:“在本场‘蹲起落’,培养不出优秀的‘能战机组’。我们要摒弃‘有老不用新’的观念,对成熟的机组放心大胆地使用,逐步加大转场训练比重。”
赴边疆、进大漠、飞远海……在新的训练指导思想下,该师瞄准“全域到达,全程使用”目标,积极将部队拉到复杂地域、陌生航线展开训练。
随后,他们又将实物空投、复杂电磁环境下飞行等紧贴实战的课目作为平时训练的“重头戏”,继续在实战化训练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2013年3月,该师在红土高原某空投场首次组织大规模、多机种高原实物空投训练;2014年6月,该师某型国产运输机首次进藏驻训;2015年盛夏,他们还把部队拉到西北腹地,让机组在强电磁干扰下执行重大任务……
这些,都是该师紧贴实战需求,主动将平时飞行训练“对表”战时的缩影,更为运-20改装打下坚实基础。
“思想涅槃”,振翅飞出新境界
“油门起飞功率!”“起飞功率调定。”“检查!”
一个平常的飞行日,“鲲鹏”起飞前,机长、副驾驶和第三座飞行员正一问一答一查协同“念单”。
所谓“念单”,就是机组成员在飞行中,对照标准检查单进行操作和复查。这是运-20机组更新资源管理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有效保证飞行安全和提升飞行训练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