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只能满足连队基本的照明需求,由于电压不稳,有一次竟然导致连队电器“全军覆没”。
令官兵苦不堪言的事还有很多。2015年8月的一天,海拔5300多米的查果拉哨所突降冰雹,为防止太阳能蓄电板被砸坏,战士们搬来床板挡冰雹。最终太阳能板完好无损,大家却被砸得鼻青脸肿。
尽管气候恶劣,但官兵们却苦中不言苦:“有了电就有了希望,有伟大祖国做坚强后盾,为国戍边的信心更足了,强军梦也在心里扎根。”
边防用电并入国家电网让光明常在——
“哨所网络‘连接’世界”
“我考上啦!”今年7月,西藏军区某边防连战士李建军紧握军校录取通知书,兴奋不已。看着他激动的样子,连队干部也为他流下了高兴的泪水。
两年前入伍的李建军,一直怀揣着大学梦,他的业余时间基本都在学习室里度过。然而,每年冬季河水流量下降,给连队供电的小型水力发电站经常“罢工”,小李晚上只能借助烛光复习功课。
去年连队供电并入国家电网,昔日“点灯熬油”的场景一去不返。“如今连队再也不会停电了,一定会有更多战友实现考学的梦想。”小李说。
2012年至今,西藏军区积极协调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总公司,把边防偏远单位用电纳入国家电网建设规划。截至目前,已先后为54个无长明电的边防连队和哨所接通国家电网;预计到2019年底,另外33个连队也将实现全天候通电。
长明电为哨所送来视频监控、大功率通信等高科技装备,戍边质量不断提升。今年4月,昆木加哨所值班战士张勇不需再用高倍望远镜巡查,而是通过操作可视值班系统,高效便捷地监视防区内的一草一木。
满足全天候用电需求,官兵的生活条件也在改善。去年,拉丁拉哨所迎来第一批电器,戍守哨所8年的四级军士长王辉看到哨所用上了电冰箱,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下我们可以随时吃上新鲜肉菜了,战友们再也不会得高原综合征了。”
如今,许多偏远哨所通了网络,战士们有了与外面世界连接的“桥梁”,视野更开阔了。一些连队还配备了“村村通”接收机、边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等,创建了“雪山文化远程教育学校”,战士们执勤训练之余,还可以自由学习充电。
目前仍有几十座偏远执勤点尚未接入国家电网。这让人心怀期待:什么时候,温暖的灯光也能点亮千里边关每个角落?什么时候,那一盏盏灯光可以照进每个边防官兵心里,点亮通往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