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我们注意到,北斗在东南亚地区的推广应用具备许多优势。
冉承其:是这样的。首先,使用北斗、GPS、GLONASS等多个系统,可以减少对单一系统的依赖,增强安全性;其次,东南亚国家纬度较低,按照北斗星座的分布特点,在这一区域北斗系统的导航性能更好,优于其他导航系统;其三,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良好外交关系,也有利于北斗的推广应用。
记 者:外界对我国与俄罗斯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合作颇为关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冉承其:上个月,中俄两国在哈尔滨举办了卫星导航合作圆桌会议,签署了中俄卫星导航合作谅解备忘录。该文件是我国签署的卫星导航领域又一个双边国家间卫星导航合作文件,主要用以从政府层面开启双方导航领域的合作。下一步,中俄双方将从推动工作机制建立、确定合作方向、优选合作项目、制定常态化合作计划四个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记 者:大家都十分关心中俄合作建站的情况。
冉承其:合作建站属于优选项目之一,通过在中国境内建设俄罗斯GLONASS系统的监测站,在俄罗斯境内建设中国北斗系统的监测站,可以促进两个系统更好地融合,推动两个系统本身性能的提高。今年下半年,我方专家计划前往俄罗斯进行建站站址考察,探讨建站合作内容。
记 者:您多次强调,北斗的建设,秉承的是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
冉承其:卫星导航多系统融合是今后业界发展的趋势,作为负责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秉承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坚持“开放、自主、兼容、渐进”,积极开展国际协调,大力推广多系统兼容应用,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导航定位服务。目前,北斗国际化进程正稳步推进,我们积极履行卫星导航大国的责任义务,持续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Galileo以及印度等国的系统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协调,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卫星导航技术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北斗重大专项专家邓中亮——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
当前,卫星定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各种卫星导航系统对高山、海洋、城市等室外环境都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然而,当它面临有建筑物遮挡的室内环境时,卫星导航定位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80%的时间都在室内。试想,当你兴致勃勃带着一家老小去逛一个新开的商场时,可以通过室内精准定位服务,来找到你所喜爱的品牌,想尝试的餐厅,或者是特定位置的电梯;同样还可以通过室内精准定位服务,方便地定位自己的小孩,以防止走失。包括矿井、隧道等地下环境,也属于室内定位范畴,如果遇到地震、矿井事故、隧道塌方等需要应急救援时,室内精准定位技术就能保障大型建筑精细化管理、场馆应急疏散、矿井救援、医疗监护顺利进行。
面对这方面的挑战,由我牵头承担的国家863主题项目“城市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关键技术与服务示范”,成功研制出了基于TC-OFDM的广域室内外高精度定位系统,它也成为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羲和”的核心技术。
这一技术的出现,使“羲和”系统具备了室外亚米级、城市室内水平精度优于3米,垂直精度优于1米的无缝定位导航能力,实现了室内外协同实时精密定位,解决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公里”瓶颈。
随着“羲和”计划应用示范项目的进一步开展,“羲和”系统的功能组建也在日益完善。“羲和”系统的建设,将为我国北斗地面增强网建设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使北斗系统实现高精度全空间服务能力成为可能,为国家下一代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李献球——勇于创新打造独特魅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特别是大量GPS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坚定了我国测绘主管部门一定要建设中国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信心,这就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立项论证刚一开始,就面临北斗系统走什么技术路线问题,是沿用美国GPS系统的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英文简称RNSS)技术体制,尾随式追赶?还是按我国“863计划”倡导者陈芳允院士提出的采用双星定位原理的方案,即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英文简称RDSS)技术体制,进行技术创新?面对争议,同时也基于当时国家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以及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急需,我们最终采用RDSS体制。就这样,中国北斗于1994年正式起航。
2003年,北斗一号卫星定位试验系统建成,具备定位、授时、短信服务三大功能,定位精度基本与当时GPS相当,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特别是广大科研人员根据RDSS原理,开发出独特的位置报告和代码指挥功能,成为北斗区别于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魅力。
2004年,北斗二号顺利立项建设,“先试验、后区域、再全球”作为北斗系统“三步走”建设策略,也被正式确定下来。2012年,北斗二号开通服务,集精密定位、实时导航、精确授时、位置报告、短信服务五大功能为一体,终端芯片出货量迅速达到百万片量级,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目前,北斗步入了全球系统建设道路,如何更好地支持国家经济和国防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又开始用他们的智慧谱写北斗新的篇章。
张加聪是一位有着20多年捕鱼经验的老船长,他说,现在出海要拜两个“菩萨”,一是妈祖、二是北斗——
风浪中,“北斗”织起安全网
7月25日上午,台风“麦德姆”刚刚过境,张加聪就早早来到泉州石狮祥芝港,为下一次出海做准备。有着20多年捕鱼经验的张加聪,如今是“闽狮渔07252”号轮船的船长。上船后,他便开始组装起一台崭新的系统,他告诉笔者,这便是渔船的“新成员”——依托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载终端。
笔者看到,北斗终端不仅具备海图导航工作,还能实时拨接电话。“我们出海捕鱼,经常需要跟岸上联系,之前我们用的是近海渔业专用电台,不仅信号不稳定,还容易受干扰,找个人还需要总台转接。”张加聪说,“安装了北斗终端后,导航、定位、点对点通讯等功能一应俱全。”
除能实时拨接电话,船载北斗终端还新增“短报文”功能。此前渔船上使用的GPS导航系统,只能显示终端位置信息而无通信功能,而卫星移动电话和专用电台虽可实现语音通信,但不具备定位导航功能,北斗系统则同时具备空间定位和“短报文”短信通信功能。
张加聪介绍,北斗系统还附带“气象传真机”功能,储存量达1万张气象云图,还可发布强风警报和提示、潮汐、捕捞以及鱼价市场信息,为渔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在采访中,张加聪向笔者讲述了不久前的一次经历。上个月,他的渔船在返航途中,主机螺旋桨主轴发生断裂,1名渔民不慎受伤。危急时刻,他迅速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出求救信号。通过北斗系统,福建海警二支队快速确定渔船具体方位,派出警力乘巡逻艇火速赶到现场,顺利实施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