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喜带领全班占领了新的射击阵地,可弹药已所剩无几,此时,一辆流动弹药补给车全速驶来。马龙喜感叹不已:“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弹药带的正好够,补充真及时。”
“这些都是我们精心计算出来的。”合成营弹药助理刘元对记者说,作战筹划时,他们依据敌情通报、侦察报告判断“敌”目标性质,运用火力决策系统辅助科学计算,按照略有结余的原则,将弹药保障方案细化到了每个班、每台车,并贯穿了整个演练全程。
“弹药种类增多、战争节奏加快,带来的保障难题也日益突显。”演练现场,济南军区装备部军械装甲部弹药导弹处处长杨金春告诉记者,他们将弹药保障法融入此次演练,随后还会组织军事主官和弹药保障人员,一起探讨新弹药保障规律,让大家把新弹药“精算巧供”这笔账算明白。
两发绿色信号弹升空,演练结束,倾盆大雨不期而至。一位打过仗的济南军区领导,望着雨幕感慨地对记者说:“当年在战场上,我们就是冒着如此雨点般密集的子弹冲锋的,如果当时有这些新弹药该有多好!用好新弹药,官兵们在未来战场上将更加从容,这次集训只是一个开端,新弹药战术运用研究推广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 周 远 特约记者 张世峰 通讯员 赵振威)
沙场视点
让新弹药成为战场制胜利器
■济南军区装备部军械装甲部部长 焦德亮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弹药不断问世。有关研究表明,与普通弹药相比,信息化弹药的作战效费比可提高30~40倍,大大改变了传统作战方式。因此,谁拥有并率先掌握先进的新装备和新弹药,谁将掌握更多的战场主动权。
新弹药是部队战斗力的增长点,但只有切实练起来、用起来,真正掌握其战技术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古人云:“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溺,弓不素习而欲战胜者,未有不败者。”这句话,讲的就是不管多好的装备,都要通过训练才能产生战斗力。
熟悉装备才能正确指挥,了解弹药才能出奇制胜。二战中,苏军元帅朱可夫在一次指挥部队与德军作战的关键时刻,突然接到部属报告,说有几十辆KB坦克没有配属炮弹,不能用了。朱可夫元帅斩钉截铁地说:“这种坦克可以打野战炮兵用的炮弹!”一句话,让这些坦克重新投入了战斗。
由此可见,让手中新弹药成为战场制胜利器,就应该在实战化训练中,通过真设敌方目标、真打极限射程、真训复杂环境、真练精确射击,使官兵熟悉各种新弹药的战技术性能,掌握正确的战技术运用方式。
然而,新弹药训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且不说各级心底存在的消极保安全思想,单是“场地缺、器材缺、资料缺、指标缺”等问题也非一日之功。但有句话说得好,这难那难敢字为先就不难。“敢”字就是一种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在主动作为克服困难上想点子、出招数,让新弹药尽快成为战场制胜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