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当“国家中立”在欧洲渐成往事

环球时报 2024-05-24 10:57:40
A+ A-

早在1956年,美国时任国务卿杜勒斯就曾声称,“中立已经是一个越来越过时的概念”。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两大对抗性军事集团大大压缩了中立国的生存空间。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小国如奥地利、瑞士等凭借自身的独特性保持中立地位,当时美苏之间的不少会议和谈判就安排在奥地利、瑞士和芬兰等国进行。冷战结束后,杜勒斯的话似乎得到验证,国际法上认可的永久中立国只剩下奥地利和瑞士等少数国家。随着更多国家加入欧盟或北约,余下未加入的国家所受压力越来越大。北约和欧盟开始将这些国家视为“自私的机会主义者”,称它们享受欧盟和北约的红利但却不愿做贡献,比如塞尔维亚就因此遭受巨大压力,被越来越多地要求追随欧盟和西方的外交与安全政策。俄乌冲突的爆发和延宕则对欧洲大陆上的中立国构成更大压力,一些中立国内部围绕是否继续保持中立以及相关成本与收益是否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等议题争论激烈。在此背景下,欧洲的中立现象正在消失。

但需指出的是,国际关系中的中立现象永远不会消失。中立是对冲突和战争的反应,只要有冲突和战争,中立就会存在。两次世界大战、长达40年的冷战以及随后30年的美国单极霸权格局,都没彻底消除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中立现象。冲突和战争确实会让一些中立国消失,但同时也经常会催生新的中立国。比如一战“毁掉”了中立国比利时,但也产生了新的中立国丹麦和挪威。二战“毁掉”了丹麦、挪威等中立国,但却带来新的中立国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土耳其。冷战结束了西、葡、土的中立,但产生了奥地利、芬兰、南斯拉夫等新的中立国以及整个不结盟运动。

因此,当前的俄乌冲突也不会是例外,芬兰、瑞典等欧洲中立国消失了,但瑞士、奥地利、爱尔兰等国仍试图保持军事上的中立,更重要的是,全球约2/3的国家维持了中立政策,第三国的中立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仍将长期存在。(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许朝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