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近期,又一家跨国药企将产品的中国商业化权益“外包”了出去。
11月27日,优时比宣布,将比奇珠单抗在中国的商业化权益交给博锐生物。优时比已经不是第一次卖中国产品权益。今年8月,优时比把中国的五款成熟产品业务连带珠海的生产基地一起打包,说卖就卖了。(详情见:再难躺平,跨国大药企连药带厂一起卖)。
这是继辉瑞、勃林殷格翰卖掉部分药物权益后,又一家选择在中国市场“后撤”的跨国药企。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将集采或成熟产品卖出不同,优时比此次“外包”出去的是一款潜力颇丰的创新药,靶向IL-17A/F,这是目前自免领域非常火热的靶点。优时比十分看好这一产品,预测其全球销售峰值有望超过40亿美元。这么一款重磅产品的权益都要外包出去,优时比是要撤退吗?
接连撤退的跨国药企
刚开始卖中国产品时,不少人猜测,优时比并没有打算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优时比也发声表示,计划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中国市场的创新药物开发上。
今年7月,优时比的比奇珠单抗成功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8月,治疗重症肌无力新药C5补体抑制剂泽勒普肽注射液也在国内获批上市。不少人预测,优时比可能依靠这些新产品在中国打个翻身仗。结果,优时比却选择了将比奇珠单抗的商业化权益授权给博锐生物。
事实上,这个选择不难理解。优时比公司体量不大,如果仅为了一款产品建立销售渠道,性价比太低了。更何况,国内围绕IL-17A靶点的竞争正在白热化,恒瑞医药、智翔金泰的同靶点产品都已经获批上市,优时比未必卖得过国内本土玩家。
而博锐生物在自免领域已经有5款药物上市,锻造了一支非常优秀自免的商业化团队,因此,优时比也就乐得选择“外包”,做个甩手掌柜。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大型跨国药也都选择了将国内部分产品的商业化权益外包出去。
11月26日,辉瑞将四款药物的商业化运营交给了华润医药,其中三款都是在国内上市十多年的“肿瘤老药”。比如依西美坦片2008年上市,主要用于乳腺癌治疗;盐酸表柔比星1998年上市,主要用于乳腺癌、肺癌治疗;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2013年上市。另一款哌柏西利胶囊,虽然2018年才上市,但在中国专利期已到,第十批国采竞争中,过评企业达14家,是最激烈的品种之一。
再早一些,勃林殷格翰也将旗下产品森福罗和泰毕全商业化交给国药控股。这两款抗帕金森领域和房颤抗凝领域产品,已进入中国市场十几年,也都已纳入集采。
这些品种的收益已经不足以支持外企自己组建销售团队,委托给上药、华润、国药这样的流通商来销售,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跨国药企们的战略转换
跨国药企们的战略调整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市场。2025年中国创新药市场预计将突破万亿元规模,是绝不能放弃的庞大市场。
但是,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处境确实发生了变化。随着集采和医保谈判的推行,跨国药企的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去年开始的控费、比价等一系列规则的出台,更让过专利期原研药的市场地位受到挑战。
如今,跨国药企的老产品已经无法躺平。但这些老药往往已经积累了规模可观的市场,直接全盘放弃显然太可惜。
在美国等成熟市场,跨国药企在品种专利到期后,也会选择交给代理商销售。不过在中国,过去原研药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跨国药企有利可图,才保持自产自卖。如今随着集采开展越来越深入,大部分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市场空间被极度压缩,有的选择像优时比一样打包出售产品,也有的像协和麒麟一样直接出售整个中国区业务,或像爱尔康一样与国内大企业合作。
在目前的国内市场,创新药拥有比老药更大的机会。中国创新药产业快速崛起,不少国内药企都展现出了不凡的实力,直接与进口药竞争,给跨国药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跨国药企需要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创新药研发领域,用实力在中国市场切到更大的蛋糕。
跨国药企有成熟的管线梯队,每年推出的新药物数量也不少,只有快速引进到中国,才能分享市场红利。辉瑞就新设了北京研发中心,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推动临床试验全球同步;勃林格殷格翰也计划未来5年在华研发投资达40亿元。
跨国药企将产品交给国内企业销售,是平衡药物的成本投入与获益的一种手段,优时比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