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振兴
日前,百果园在接受采访时称,业绩出现亏损是企业转型道路上必须承受的阵痛。百果园全面转型首先针对消费市场的“质价比”需求,企业将进一步压缩成本,降低售价。
另外,百果园还将实施多板块发展策略:除了传统门店销售,百果园将拓展批发、大客户、海外市场等新业务板块,形成全渠道销售模式,进一步拉动规模增长和业务多元化。
近日,百果园发布盈利预警显示,2024年归属公司所有者亏损将达3.5亿元至4亿元,整体营收也有所下滑。并且,百果园一年关店965家,门店仅剩5116家。
作为国内领先的水果零售品牌,百果园近几年发展迅猛,规模和业绩一直呈现良性上涨趋势。百果园成立于2001年。2019-2023年,百果园的净利润除了在特殊的2020年出现下滑,其他年份均实现双位数的增长。2023年也达到了3.2亿元的规模。2023年,百果园共进驻170多个城市,门店净增加443家,截至2023年12月31日门店数进一步增至6,093家门店,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37%。
但从其2024年业绩看,百果园正在承受消费端下降和加盟商缩减的双重压力。
对于业绩压力,百果园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在接受采访时,正面回应外界质疑,并表示,这是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承受的阵痛。
余惠勇称,中国消费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者不仅追求优质产品,还希望获得优惠价格。2024年百果园做了较大调整,一方面是大量让利给顾客,另一方面在品牌营销上投入较大。
据了解,2024年下半年,百果园对供应链、品质管控、服务、品类结构和定价系统等方面全面升级。同时,逐步累积消费者对百果园的“高质价比”认知。
另外,费用投入增加以及也影响了利润数据。百果园2024年也利用明星效应,通过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百果园为减轻加盟商压力,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百果园暂停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同时,为新加盟商提供开业补贴,第一年度给予门店每月营业额4%的补贴,第二年按2%补贴。2024年百果园完成了一次品牌升级,国内加盟门店焕然一新。
余惠勇认为,过往20余年,由于缺乏品牌投入,百果园在消费者心智中认知不足。百果园进入发展新阶段,品牌塑造愈发重要。
“它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还能赋能门店。”余惠勇说,2024年一系列动作导致了业绩承压,但从环比看,2024年下半年的销售数据已有好转,拐点初步呈现。他坚定认为,企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和道路是正确的,阵痛也是企业转型必须承受的。
不过,百果园还将全面转型发展。
首先,针对消费市场的“质价比”需求,企业将进一步压缩成本,保障品质的前提下降低售价。“不是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价格战都是耍流氓。”余惠勇表示,打造“质价比”,考验的是企业能否在高品质前提下拥有持续降低成本的能力。
百果园将利用技术手段优化管理流程,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在研发端持续投入,降低损耗,提升鲜度和种植效率。
在供应链层面,百果园与种植基地、果农及农业合作社等建立了稳固合作关系,实现全链路紧密协同与高效运作。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和数字化技术手段,百果园大幅降低了损耗成本,实现了成本系统性优化。而在仓储配送领域,百果园更是在全国打造了20多个配送中心。
在降本的同时,如何保证品质至关重要。进一步提升水果品质,余惠勇认为从种植端入手,采用生态种植理念,替代传统化学种植方法。同时持续推进品牌建设,让消费者认知和认可高品质水果的价值。此外,全产业链要形成健康生态。
“百果园作为链主企业,整合全链路资源,包括新品种研发、新型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支持、采后处理以及品牌营销等,形成一条从品牌到生产、再到新技术和环保的乡村振兴链。”
除了节流增效,百果园还将开源增收。余惠勇说,百果园扭转业绩的下一个发力点在于多板块发展策略:除了传统门店销售,百果园将拓展批发、大客户、海外市场等新业务板块,形成全渠道销售模式,进一步拉动规模增长和业务多元化;实施多板块发展,通过ToB业务不断拓展出海战略,促进业务实现多元化、全球化布局。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百果园ToB业务板块营收7.13亿元,同比增长30%。主要得益于企业对高品质招牌、A级果品的精准定位和渠道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