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9%。
多位券商宏观研究人士表示,三季度GDP增速“略超预期”。
恒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一对和讯表示:“总体而言,三季度的增速是超出我个人的预期。此前按照7、8月份投资和消费的数据,计算得到三季度的增速可能在4%左右。如果消费能够保持9月份态势,同时投资增速在政策作用下有所抬升,而全年保5%的压力还是主要来自四季出口的走势。”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三季度GDP略超预期的基础在于,9月关键经济指标中,出口增速受外需回落以及天气影响出现明显回落,核心CPI增速放缓,社会融资需求继续走低,但在政策加持下,工业生产、服务业生产、消费增速均有所反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就业状况有所改善。
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针对性、有效性明显提高。温彬认为,随着政策效应显现,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概率大增。
9月多数指标现边际改善
在9月下旬一揽子增量政策释出后,多数边际指标出现改善。
从9月份的主要指标数据来看,经济运行出现积极的变化:工业增速下滑4个月后首次止跌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月份同比增长5.4%,比8月份回升0.9%;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1%,比8月份提升0.5个百分点。
需求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月份增长3.2%,比8月份提升1.1个百分点;今年前九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跟1-8月份持平。
在10月18日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持平,因为这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多个月下滑以后首次止跌回稳。另外,从市场预期看,在积极的边际改善。我们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9月份是49.8%,比8月份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是51.2%,提升1.4个百分点。”
9月份的另一个积极变化出现在股市。相关数据显示,9月沪深股市成交量增长32.7%,今年8月的成交量则是下降15.3%。
张一对和讯表示:“当前经济最大的亮点是需求有所复苏,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8月份的2.1%提高到9月份的3.2%。考虑到总消费需求在GDP中的比重达到56%,社零的复苏一定程度上对于经济保持4.6%的增速起到极大的稳定作用。”
挑战则是,房地产企稳但目前还未见到复苏的迹象,尤其是市场目前对于地产一揽子政策还处于观察的状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开发投资下降10.1%,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7.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2.7%。
“尽管无论是地产增加值还是房地产投资,在GDP中占的比重相对有限,但对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张一称。
增量政策效果显现还需时间
经济运行形势筑底企稳的关键不仅在于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推出,还需要地方出台相关细则,进一步落实政策。
据国家统计局判断,尽管9月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积极的变化,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但需要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这些变化还是初步的,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落实一揽子的增量政策和已经出台的存量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盛来运表示:“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已出台政策的含金量也非常高,这些政策各地正在抓紧落实,使之尽快转成实物工作量,将会极大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中央这次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除了总量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些政策以外,还有一些政策是有利于推动结构优化,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三中全会以后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方案也正在落地。所以总量政策、产业政策和结构性的改革政策,会相互配合产生合力。”
有关对四季度经济走势的预判,盛来运表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四季度实现5%的目标的信心在增强。前三季度4.8%来之不易,为全年目标打下基础。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内部在调整的关键期,阵痛在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具有韧性和潜力,这是未来发展的基础。
9月的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增量政策加快推出落地,极大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只要有信心,企业愿意投资,消费者愿意消费。政策的合力会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
四季度先行指标也能感受到积极变化,10月上旬用电量、黄金周消费、生产资料的价格等都预示着四季度将会回升。尤其是价格的回升有利于企业经营状况等改善,如钢材价格、化工产品价格都出现企稳回升的积极变化。
基于上述因素,国家统计局预计四季度经济将延续9月份出现的企稳回升的态势,对完成全年目标有信心。
从短期看,张一认为,四季度最大的变量还是来自发改委宣布的“两个1000亿”能否在四季度形成实物工作量。至于其他政策,由于政策部门的一揽子政策具体措施需要明确,需要看明年。而谈堵点,目前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