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28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新政实施一年来,网约车市场逐步走向正规化。在网约车平台不断调整与转型的同时,乘客和司机在这一年中又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受?
资料图:山西太原,民众使用网约车服务。中新社记者武俊杰摄
“打车难”“打车贵”重现?
“这一年间,等待的时间在拉长,个人感觉相比于新政实施前,打车更难了。”家住北京通州的刘女士感叹道,“尤其这半年感觉越来越明显,现在打开叫车软件恨不得先祈祷一下。上周我晚上下班叫车,开了滴滴、首汽约车、易道、神州专车四个软件,等了半天才有人接单。”
过去一年,哪些城市打车更难了呢?滴滴7月25日发布的大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2017年6月早晚高峰与夜间时段的“打车难”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深圳早晚高峰打车难度上升幅度最大,增幅同比达22.5%;而北京夜间打车难度上升幅度最大,增幅同比达17.9%。
衡量打车的难易度,“应答率”可以直观清晰反映出满足了多大比例的打车需求。滴滴平台数据显示,在三个打车高频的场景——机场火车站、学校和医院,北上广深打车难度均有显著上升。对比四个一线城市可以看出,其中北京的机场火车站(打车应答率同比下降15.6%)、深圳的学校(打车应答率同比下降18.3%)与医院(打车应答率同比下降15%),打车难度上升得最为显著。另外,在城市内主要人口密集区域,打车难度增加更为明显。北上广深典型商圈及写字楼打车难度同比增幅更大,超过城市打车难度平均增幅。北京的西二旗与金融街,上海的徐家汇与南京东路,广州的上下九与白云新城、深圳的香蜜湖与深圳湾,打车应答率均出现了30%左右的下降。
在高温与暴雨天——打车需求最为旺盛的场景下,北上广深打不到车的情况更加严重。其中,深圳雨天叫不到车的情况同比增幅达40.2%;高温天深圳、上海同比增幅分别达29.2%和24.4%;暴雨天北京打车难度也大幅提升,增幅同比达21%。
出差到上海的李女士对此也深有体会。“上个月我出差去上海,晚上在南京西路附近和朋友聚餐结束后准备打车回酒店,结果在路边各种软件尝试了一遍,20分钟过去了都没有司机师傅接单。”她抱怨道,“后来上海的同事告诉我说,现在在上海用软件叫车比以前难多了。现在天热了,就更是难上加难,打车的人多,车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