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的奖金近些年来一直在缩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歌手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还一度玩“冷对抗”,拒绝出席颁奖典礼。与此相对的是,随着华人所主导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科技水平的强势提升,华人开始自主发起设立面向全人类的科学技术奖,获得了世界瞩目。“邵逸夫奖”、“唐奖”、“未来科学大奖”、“复旦-中植科学奖”等国际性奖项的陆续推出,国际奖项中刮起了一股浓郁的“华人风”。
华人设立的面向世界的国际奖项,有助于提升华人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有助于改变过去完全由西方控制的单极局面,使得国际奖项更加多元。当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华人设立国际奖项的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为了更快地学习国际经验,并且能够根据华人自身的特点,设立面向世界的国际奖项,有必要对于近些年华人设立的国际奖项进行梳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挑战进行总结,提出更好的发展策略。
主要国际性奖项的比较
在科学性国际奖项方面,目前由华人设立的奖项至少有四个,分别是“邵逸夫奖”、“唐奖”、“未来科学大奖”、“复旦-中植科学奖”。根据表1中与诺贝儿奖项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华人设立的这些国际性科学奖项主要都是对于诺贝尔奖的补充。笔者在《诺贝尔奖的金色光环会褪去吗?》一文中,曾经阐述过这种补充作用。
从这些奖项的情况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诺贝尔奖的空缺,正在逐渐改变完全由西方所控制和主导的国际奖项体系,来自东方的声音越来越响,国际奖项体系逐渐出现了多极化和多元性,形成了中西方互补的多元格局,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华人设立国际奖的挑战
作为后起之秀,华人要在西方控制的国际奖项体系中异军突起,面临着诸多挑战是可想而知的。华人设立的国际奖项,被拿来和已经有的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奖项进行比较是很正常的事情。
与这些老牌的权威奖项相比,华人新设立的国际奖项肯定会存在不足之处,在影响力和权威性上肯定是会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唐奖”一出世,就被与诺贝尔奖拿来比较。2013年,《自然》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报道,就是以“亚洲诺贝尔奖”(Asian Nobels)来称呼唐奖。所以,作为后来者,华人设立的国际奖项肯定会被非常苛刻的标准和眼光进行反复检视,在设立和评选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若存在问题,都可能会被挑出来而备受质疑和指责。刚刚颁发的“复旦-中植科学奖”,就遭来了海内外科学家的质疑。这种质疑对于一个新设立的国际奖项而言,肯定是不利的。分析这些质疑声,矛头直指这个奖项的评选标准,认为评选标准存在问题,或者获奖者遴选过程存在问题。这种质疑和指责,对于一个国际性科学奖项而言,往往是致命的。国际性奖项的关键是其权威性,若权威性受到质疑,那么,该奖项所代表的荣誉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如此的奖项,即便是奖金额再高,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最终很可能被科学界所遗弃而无疾而终。这点恰恰是当前华人设立国际奖项所需要尽可能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