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4.8%受访者希望猴年春晚歌手真唱
本报记者孙震实习生高虹《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26日07版)
假唱
与以往不同,大多数歌手在2016年几家地方卫视的阳历新年晚会上,都现场真唱。可见,制作方宁肯忍受偶尔的演出“车祸”(走音等表演事故——编者注),也愿意拿真本事面对观众。这两年,国内高水平演唱节目的火热不仅让歌手们去伪存真,也提升了观众的欣赏水平。春晚临近,观众支持真唱吗?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185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1%受访者希望歌手能在所有的演出节目里都真唱。
对于假唱歌手,46.9%受访者不能原谅,内心鄙视
在各种演出节目里,87.1%的受访者都希望歌手能够真唱。那么,如果发现歌手假唱,你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印象?
调查显示,如果某位歌手假唱,46.9%的受访者表示不能原谅、内心充满鄙视;33.0%的受访者会公开指出来,批评一个是一个;13.6%的受访者觉得可以原谅,歌手们都这样;11.5%的受访者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仅7.0%的受访者表示支持,理由是视听效果最重要。还有12.7%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看表演肯定希望歌手真唱啊。”上海某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音乐教师谭力祯介绍,假唱是从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在国内舞台上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假唱,在我看来和抄袭一样,是职业道德的硬伤”。
在谭力祯看来,现在舞台上的假唱都尽可能做得天衣无缝,“演员做好衔接,摄影师拍的时候也避免近距离特写,以至于在很多活动中,假唱已完全取代真唱了,如果不是现场,很难分辨,而一旦失误,局面会很尴尬”。
调查显示,32.0%的受访者能够分辨出歌手是真唱还是假唱,24.7%的受访者表示不能,还有43.3%的受访者觉得不好说。
在成都某高校攻读心理学方向研究生的田小倩也支持真唱。“和其他人不同,大部分时候我是能听出来的。首先,歌手的水准是一定的,有些人的唱功不会突然就好成CD录音棚里那样;其次,歌舞表演中,如果连蹦带跳的都不会出现一点喘息,如果全程没有一点气息上的变化,也能听出来”。
谭力祯明言打心底鄙视假唱的歌手,但她更关心社会舆论对于唱的好与坏、真与假,能否给出公正的评判,“只容得下唱得好,唱不好就被谴责,也不利于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