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母亲们取环)
济南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一位老人正向董燕咨询有关节育环的问题。受访者供图
多年来,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妇女没有意识到,她们的子宫里——这个孕育生命的地方,还有一件金属制品需要及时取出。
文|王婧祎王佳慧实习生罗仙仙
编辑|苏晓明校对|陆爱英
钩住了。历经缓慢的扩张宫颈、伸入探针、确定方位之后,董燕小心翼翼地用手中的金属钩钩住了节育环。
她试探地拽了几下,可怎么也拽不出来。董燕不敢太用力,毕竟躺在她面前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她只得把钩子换成取环钳,在B超的监测下,将钳子在宫腔内谨慎地反复变换着角度。
一枚小小的金属圆环终于取出来了。此时距离手术开始,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
差不多每个月,董燕都要经历一次这样的“取环”手术。董燕今年40岁,是济南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医生,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就是给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俗称“取环”。
“取环”本是一项常规手术,但对于进入绝经期的妇女——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有的已70多岁,给她们取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几年前,随着济南市市中区计生部门开展“太阳花”行动,前来找董燕取环的中老年女性多了起来。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项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显示,87%的节育措施都用在了妇女身上,而放置宫内节育器(俗称“上环”)的比例达到41.4%。
三十年过去,今年1月1日,中国的人口政策转为全面放开二胎。当年“上环”的女性陆续进入绝经期。有研究表明,绝经超过2年者,节育环的取出困难率达到43.9%。若节育环发生“嵌顿”,取出时还有可能出现大出血等情况。
专家表示,节育环超期不取可能会对身体健康构成危害,并且会影响其他疾病的检查。多年来,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妇女没有意识到,她们的子宫里——这个孕育生命的地方,还有一件金属制品需要及时取出。
“这个痛一辈子忘不了”
常素春(化名)一直记得十年前取环的经历。这位已经67岁的老人回忆起往事,在电话里不断重复,“太遭罪了,太遭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