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侵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七月二十七日,承德,避暑山庄。
乾隆皇帝最近的心情可实在说不上是好,他的帝国似乎又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半年前,台湾天地会的林爽文起义才刚刚被平息下去。向来对天朝极为“恭顺”的安南黎氏王朝又在本年的春天被阮氏所推翻,其国王黎维祁拖家带口的逃来北京,苦苦哀求着清廷尽快派兵援助。
乾隆才刚刚下定决心,决意帮助黎氏恢复王位,这边却又收到了驻藏大臣庆林、雅满泰发来的紧急军情文报。
其奏称:“一个名叫巴勒布的小国已经发兵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兵西藏,由于藏兵人少力弱,不能抵御。六月下旬,巴勒布已攻占西藏的聂拉木(今西藏聂拉木县)、济咙(今西藏吉隆县)以及宗喀(今日喀则地区境内)。”
虽然大清王朝拥有着极为完善的驿传系统,然而近两万里的距离依然导致入侵的消息在发生一个多月后才传到承德。而此时,包括乾隆在内的一众大清高层,甚至连巴勒布是怎样的一个存在都并不知晓。
战争,就在一片茫然无措中爆发了。
实际上,巴勒布便是今天的尼泊尔,该地是释迦摩尼的诞生之处。尼泊尔过去有三个部落进行争霸,分别是叶楞、库库木以及阳布。它们曾经在雍正时遣使入贡,因此这三部便在清初的文献中统称为“巴勒布”。
然而此时入侵西藏的政权,却并不属于上述三部中的任何一支。原来,尼泊尔中部的廓尔喀人趁着三部争霸的间隙迅速崛起,并最终统一了整个尼泊尔。
廓尔喀统一尼泊尔后,其野心也迅速增长。一方面,清廷在西藏地区的驻军向来薄弱,而地方大臣之间却又矛盾重重。另一个方面,廓尔喀虽然是一小国,却又有着不俗的战斗能力,特别是此时印度已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背靠印度的廓尔喀,获得了英国的火器及其他货物,可谓是地小力强。
就是在此背景下,野心膨胀的廓尔喀便以贸易与边界纠纷为由,悍然发动了侵略。
二、议和
战争伊始,乾隆皇帝便展示了天朝的“度量”,他致书廓尔喀王长文一份,称:“你们集结兵力,朕想本应是要与其他部落发生战争,没曾想竟然是为了夺取聂拉木、济咙等地方,这是严重错误的行为……你们无缘无故做出这样悖逆的行为,朕觉得应该不是你们的本意,一定是有属下坏人借此从中谋利,挑拨教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