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只凭声音未见其人的话,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猜到柯修的孟加拉人身份,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讲述着自己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的17年,问其是否已经是个“中国通”了,他含蓄地一笑,“还谈不上通,但是喜欢是肯定的。”
这份喜欢从他一下午的状态中也能看出一二,在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孟加拉语部与中华出版促进会主办,中华网承办的“中孟文学对话”上,北京大学语言中心“一带一路”孟加拉语教师柯修忙碌地准备着活动中的各项环节,与中国的学界人士比较鲁迅和孟加拉民族诗人纳兹鲁尔·伊斯拉姆的文学创作,同自己的学生用中孟双语朗诵中国的古诗作品……那份专业和认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直到活动散场,记者才和他有了一次短暂的交流。
活动现场,鲁迅文化基金会学术部负责人荣挺进(右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孟加拉语译审石景武(右二)、北京大学语言中心“一带一路”孟加拉语教师柯修(左二)等专家学者就鲁迅和卡齐·纳兹鲁尔·伊斯拉姆的文学作品各抒己见
对于活动中所提及的两位重量级作家,柯修坦言,两国读者对他们的了解其实很受限,其中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很多孟加拉人知道李白、杜甫,但知道鲁迅的可能未必多,而反观孟加拉文学,也不只有伊斯拉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人物都没有被介绍到中国。”
受限的不仅是文学交流,两国民众对双方国家的整体印象也有些许滞后。
柯修笑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其实就会写中国字,但只会4个,“中国制造”,说完我们都乐了。缘于当时的中国出口商品援助孟加拉国政策,很多商品都是从中国进口到孟加拉,柯修在小学课堂上所用的铅笔、橡皮、尺子、书皮……,都印着这四个端庄的方块字。柯修把“中国制造”当艺术绘画来模仿,但同身边的很多人一样,他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始终如书皮上所绘“工厂、烟囱、苹果园……”。
如果不出去走走,还以为眼前的就是全世界,只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像他一样亲临其境的机会,在柯修看来,很多孟加拉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从前,反之中国人对孟加拉的认知也未必准确。于是,他下决心花十二分的努力来学习中文,同时也极具耐心地教授学生孟加拉语,目的就是希望在中孟文化的交流、交往上,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柯修
谈及学语言的窍门,他说勤奋是第一,如果能在勤奋的同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学习的切入点,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中国的功夫电影,很多孟加拉人都和我一样喜欢中国的李小龙、成龙……我跟他们说,如果能从喜欢的电影入手去学习语言,会大大降低它在你心中的难度系数,而且会很快乐。”
说到影视剧,柯修也表示,其不仅仅可以作为学习语言的捷径,在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中孟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除此之外,当下同样流行的网络文学也可能会以互译的形式在双方国家出现。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如此才构成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尊重、了解、学习、渗透……柯修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同时也影响着身边更多人走上了这条文化共建之路。(文/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