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难到辉煌,90年风雨兼程,这是一条穿越血与火的奋进之路;
从迷茫到自强,90年探索追寻,这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光明之路。
漫漫征途,承载着几代安源人的理想和信念,凝聚着四十万人民的奋斗和期盼。
一直以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生生不息,感染、激励着每一代安源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江西萍乡市安源区始终不忘红色基因,紧扣时代脉搏,直面历史命题,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不断开拓安源发展新境界。
追本溯源,安源精神恒久留传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旁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子中国经济网记者牛力涛摄
2017年8月1日,阳光正烈,蝉鸣不止。在距离江西省萍乡市城区约7公里的安源区安源镇张家湾村,静静地伫立着一栋砖木结构的小楼。小楼朱色门庭古朴老旧,在大树浓阴的包围下,仿佛时间都静止了。而旁边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1927年秋天,时任中共中央特派员、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风尘仆仆从湖南赶到安源张家湾,这是他第7次来到安源。是夜,毛泽东紧急军事会议,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确定了起义的军事计划、暴动路线、口号等,设定了白色五角星上缀镰刀、斧头图案的工农革命军军旗。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兵分三路,直插潇湘,进攻长沙。
就是在这晚,毛泽东挥笔写下那首著名的《西江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就是在这晚,秋收起义的冲锋号,嘹亮吹响。
穿越历史,仍能触摸到那颗“跳动的红心”。穿越90年风雨,今天的我们,在安源大街小巷仍然能感受到那嘹亮的冲锋号依然回响在耳边,久久不曾远去:安源煤矿广场上,《毛主席去安源》铜像栩栩如生;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英雄的故事再持续放映;总平巷井口,小火车不疾不徐地哐当而过,历经百年沧桑的矿井仍在生产;68岁的戴希云老人自筹50万元,建起“平江起义”家庭展览馆,免费供游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