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可
炎炎夏日,正是各类水果销售的旺季。老徐和往年一样,拉着满满一车西瓜来到通州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刚进门,水果类交易市场外的几个1米多高、三四米见方的超大绿色桶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啥东西呀,这么大?”好奇的他一打听,原来,这是专门装瓜皮果屑的厨余垃圾桶,市场还有了新规定,水果、蔬菜类垃圾必须投放到绿色桶,包装盒、包装绳等须投放到灰色桶。
说起瓜皮果屑,老徐打开了话匣子。他从2000年开始就在八里桥做水果批发生意,一年四季都来往于田间地头和农贸市场。“夏天最闹心,水果坏得快。”他说,因为西瓜个头大,普通垃圾桶根本装不了多少,经常就扔门口放一堆,臭烘烘的引来无数的蚊蝇。“这种大垃圾桶能装,还有盖,不会再像过去那样了。”
对于垃圾分类,不但果农、商贩、顾客点赞,市场管理方也受益匪浅。农贸中心副经理胡晨告诉记者,从今年2月份起,市场着手实行垃圾强制分类,推行门前三包政策,并升级改造了垃圾回收系统。首先就是把垃圾桶进行分类设置,不但把厨余垃圾桶升级到240升,还在水果交易市场旁设置了1000升的超大桶。“我们市场每天的水果、蔬菜批发量在1200吨左右,垃圾量平均每天有十五六吨,五分之二是瓜皮果屑。”胡晨说,现在,市场里设置了100多个各种型号厨余垃圾桶,30人的清运队伍24小时倒班清运,每天上下午由环卫集团专车拉往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消纳,“市场环境提升了,商户也很欢迎。”
不光有了面子,市场还得了里子。胡晨说,没有实施垃圾分类时,这个京东最大农贸批发市场的垃圾全部是按非居民生活垃圾收消纳费,每吨价格在300元左右。而实施垃圾分类以后,厨余垃圾每吨消纳费为100元。按每天15吨垃圾总量、其中6吨为厨余垃圾计算,市场每天光垃圾处理费用就能节省1200元左右,一个月能节约近4万元的管理成本。
据了解,八里桥农贸批发市场是通州首个实施垃圾强制分类的大型市场,今年,整个通州地区的8个大型市场都将陆续推行这项措施。通州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城市副中心范围内的551家餐饮服务单位,86家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和部分大型超市、宾馆都要推行垃圾强制分类,新建1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公共机构条件允许的还可建设“智慧”分类设施。推行垃圾强制分类主要是设置专门的餐厨、厨余垃圾回收桶,各单位承担分类运输费,“目标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