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的房屋租赁市场规模是1.1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租赁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9万亿元,到2030年将会超过4.6万亿元。在这一市场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向长租公寓行业。同时,由于可以实现拎包入住,内部装修也比普通的出租房“高大上”,长租公寓对于都市白领也有着较高的吸引力。重装修到底在长租公寓的经营发展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和地位,长租公寓在装修过程中又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每经记者 舒曼曼 蔡雅芸 每经编辑 魏文艺
今年3月以来,楼市调控密集出台,多地进入限购、限价、限贷、限售、限转的“五限时代”。伴随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逐步形成,中国房地产行业住宅开发业务增长空间逐步收窄,一线城市已进入存量时代,二线城市向存量时代快步迈进。
链家董事长左晖曾表示,按2016年的市值估算,中国存量住房共有2.2亿套左右,保守估计,市值超过200万亿元,未来的房地产发展,可能会更多依赖存量的盘活。
房地产开发商也纷纷转型成为运营商,在“租售并举”的长效机制下,各大运营企业扎推布局长租公寓。作为链接存量资源和租户需求的载体,长租公寓将显著提升房屋使用效率和租户体验,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细分领域。
然而,如何在长租公寓薄利时期强化盈利能力,从而缩短投资回报周期,成为存量时代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散式长租公寓,前期的装修改造支出都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装修成本已然成为长租公寓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之一。
长租公寓的投资回报之困
链家研究院发布的《租赁崛起》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的房屋租赁市场规模为1.1万亿,预计到2025年,中国租赁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9万亿元,到2030年将会超过4.6万亿元。同时,由于可以实现拎包入住,内部装修较普通出租房“高大上”的长租公寓对于都市白领也有着较高的吸引力。
然而,风口之上的长租公寓正处于抢占市场份额的烧钱阶段,面临着投资回报周期长、薄利甚至亏损的尴尬境地。
根据华菁证券的报告显示,我国长租公寓领域的公司一直持有谨慎发展的态度,原因之一就是资产价格的高企导致租金回报率长期偏低,这也使得企业在获得房源时成本居高且难以在起步阶段自持物业。
华菁证券根据对长租公寓的息税前利润率的分析显示,入住率在95%的情况下,企业拿房成本达到租金收入的60%则息税前利润率为零,人房比达到11人/百间则息税前利润率也将为零。因此,55%的拿房成本和百间65%的入住率是长租公寓盈利的临零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