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太大,还在郁闷中……”自首次代币发行(ICO)被监管叫停后,北京市民赵先生开始烦恼于自己的另类投资,“我近两年才开始尝试比特币、ICO以及区块链等新鲜的投资领域。说实话,我连ICO都没搞清楚就冲进去了,没想到这个市场波动这么大。”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发展日益火爆,“挖矿”、平台交易、ICO等派生的另类投资开始进入普通投资者的视野。每天“挖”出数十万元、半月价格增长50%、“上市”首日涨幅达到33倍……这些“暴富勾魂曲”的背后,是人们寻求财富增长的愿望和对高风险的忽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深度推进,金融创新的红利将从监管套利转向合规红利,投资者权益也将得到更好地保护。
我国比特币“矿池”数量全球居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房地产调控、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一些资金开始流向个别监管薄弱地带,另类投资开始兴起。
亲戚朋友都知道吴先生花300万元在云南曲靖投资了一个“矿”,却谁也说不清楚这矿到底产啥,只知道挖出的东西论“个”卖。但圈里人一听就明白,吴先生是投资了一个比特币“矿场”。
比特币需要通过计算机运算获得,俗称“挖矿”。起初计算机达人们的“炫技”,逐渐演变成全球的“挖矿潮”。随着比特币越挖越少,人工逐渐跟不上,市场上又出现了专门用来挖比特币的“矿机”。
据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义先介绍,2009年初第一枚比特币诞生,随后比特币在中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形成挖矿、交易、项目融资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中国从事比特币挖矿的“矿工”和“矿池”已居世界第一。
经营一家“矿场”至少都是上百万元的投入,买矿机、搭厂房、缴电费,都是不小的支出,更别说还需要专职维护人员和相关措施保证“矿场”24小时持续运转。
“我6月投了300万元打算买300台电脑矿机。但由于比特币市场火爆,矿机也变得紧俏了,需要买期货矿机,所以7月只买到了200台。”吴先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0台矿机一个多月挖出了30个比特币,按照现在的比特币价格,再挖八个月就可以回本了。”
“高收益背后是高风险,一些投资领域因市场容量有限、监管尚不完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影响价格波动和产业前景。”董希淼说。
业内人士表示,影响挖矿收益的首先是比特币价格,其次是难度和成本。按照比特币的算法规定,比特币总数量是有限的,大约2100万枚,目前已经大约挖了1600万枚,在2140年左右或将挖完。一开始,按照算法每十分钟产生50个比特币,每四年效率减半。所以比特币不仅越来越少,而且“挖矿”的难度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