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9月10日电(记者高一伟、余贤红)我国正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2017中国企业500强高峰论坛于9日至10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智能制造相关专家和部分中国500强企业的代表,围绕“智能制造助推制造强国建设”献计献策。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表示,国外同行非常羡慕国内推进智能制造的成效,无论从力度、速度还是广度,都比他们想象的要高得多。“这有赖于我国智能制造在顶层设计、标准先行等方面总体部署和推进方略的正确有效。”
中国工程院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屈贤明认为,智能制造在国内发展热度持续升温,主要是源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在广东等沿海地区,招工难、用工贵,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造已势在必行。
屈贤明说,当前,我国企业亟待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国家、地方和企业,如何才能把我国的制造装备和相关软件产业给带动起来,是我国智能制造必须解决的问题。
“企业首先要做一个需求分析,明确痛点到底在哪里。”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院长徐洪海强调,并不是要把现在所有的技术都盲目地用到企业上,造成不相协调的后果。而是要靶向施策,制定适合企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
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朱森第指出,如果把《中国制造2025》中的愿景比作是我国制造业要营建的一座“塔”,智能制造业就是这座“塔”最高的两层,而“塔基”则是“工业强基”。离开了“工业强基”,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将困难重重。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重视基础的突破,能够在智能制造业的发展上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屈贤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