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吴绵强 发自广州
刚满51岁的阮鸿献再也不是当初那位骑着摩托车,奔走在云贵高原崎岖山路间的“收货郎”。这位出生于滇南弥勒山寨的农村娃,从昆明北京路起步,建立起了庞大的医药零售网络,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阮鸿献的一心堂(002727.SZ)成为中国零售药店最多的企业。
8月底,阮鸿献在昆明总部召开了中报业绩投资者交流会,同时一心堂对外宣称,公司拥有的直营连锁门店数量稳居市场第一,预计年底突破5000家。
近年来,中国药品零售行业持续变革。受成本、税收等因素影响,药店门槛越来越高,规模小的药店及连锁企业生存压力堪忧。正是看中于此,阮鸿献借助资本的手段持续并购。
自2014年7月上市至今,一心堂持续进行门店资产并购,即使是在2015年医药上市公司纷纷加码互联网医疗并轻视线下门店资源的时候,阮鸿献依旧“初心不改”,坚持疾速的药店并购。
连续并购所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一心堂业绩的持续增长,但这同时也给其增添不小压力。一心堂在此次交流会上坦承,收入端快速扩张,的确会影响利润端同步增长,“我们对销售和门店的增长要求比较高一些,先把规模和市场做起来,再来通过整合、管理提升利润”。
与华南的海王星辰、大参林(603233.SH),以及华中的老百姓(603883.SH)、益丰药房(603939.SH)等深耕热点城市和地区的战略不同,一心堂长期盘踞在二三四线城市,以及县、乡镇等地区。
长期布局在偏远地区,使得阮鸿献需要有更多精力掌管旗下的门店网络。“管理压力不小,很多文化的兼容,人员的过渡等,导致压力很大。”湖南养天和大药房董事长李能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持续并购影响业绩
一心堂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块,分别是医药零售连锁和医药批发业务,其中前者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中药、西药及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经营销售,主要收入来源为直营连锁门店医药销售收入。
8月29日,一心堂对外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51亿元,较上年同期提高23.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亿元,同比增长10.15%。
一心堂表示,由于高强度的新店扩张及电商投入,2017年1-6月净利润同比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公司将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利润同比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