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宣布拟挂牌转让控制权,随后又突然终止,在上交所问询后,海立股份(600619)控股股东解释了终止控股权转让的原因。不过,对于公司的回复,投资者纷纷表示不能接受并表示终止的理由显得无厘头。
据海立股份此前公告,公司在7月31日接到控股股东电气总公司正筹划与公司相关重大事项的通知,并在7月31日开始停牌。此后公司8月13日发布公告,停牌事项主要涉及的是电气总公司筹划转让公司控制权。电气总公司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海立股份全部股份,电气总公司目前持有海立股份1.75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22%),股权转让事项已经获得了上海市国资委通过。
因为控制权的拟变更,海立股份复牌后连续拉出两个涨停,并在此后继续出现一波大涨,入场资金基本上都是看好公司控制权变更而进入,此次终止控制权变更势必利空此前入场的资金。
但是就在资金入场之后,海立股份却突然宣布电气总公司要终止控制权转让。2017年8月21日,海立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电气总公司拟以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海立股份的议案》,并向上海市国资委进行了报备,公司决定终止此次股份转让事项。终止重组的原因是认为控制权转让条件尚不成熟。
投资者摸不着头脑的同时,上交所也第一时间向公司发去了问询函,要求公司解释终止股权转让的具体原因。
在上交所的追问下,电气总公司给出了解释,第一个原因是受到舆论影响,电气总公司结合海立股份自身特点、业务发展需要从海立股份未来长远发展和保护上市公司独立性角度出发,对受让方提出了十三项资格条件。但股份转让方案公告后,外界出现了部分文章和观点,对海立股份提出的受让方资格条件提出质疑,暗指此次股份转让可能存在定向受让方。相关受让方资格条件的设置意在排除其他受让方,此次股份转让存在国有资产利益定向输送嫌疑。受到市场舆论压力,决定终止此次控制权转让。
但是实际上,市场上没有出现明显的文章和报道,投资者也要求公司披露具体的报道内容,并且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因为舆论的压力而终止的确也比较少见。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海立股份业绩不错,此次控制权转让有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优质资产贱卖的嫌疑。海立股份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73.84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3%、157.39%。业绩表现不错,并且出现了比较可观的增长。股份转让方案公布后,外界认为,2017年上半年受天气因素影响,空调压缩机行业销售情况良好,此时转让上市公司控股权,是对国有资产的低估,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资产贱卖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