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胆大心细”敢于拿地王,或许是闽系房企走出福建的出击利器,但阳光城南征北战靠的拿地秘术,则是不断快速调整拿地战略,借力并购,实现低成本拿地扩张。
作为连续5年净资产复合增长率超过40%的又一匹闽系黑马房企,现今手握4000亿元货值的阳光城,已为自己贴上了“高周转+高成长”的标签。
8月24日,阳光城公布2017年中期业绩。公司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25亿元,同比上涨8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91.82%。
有熟悉阳光城人士称,随着执行董事长朱荣斌等新领导团队调整就位,阳光城在降成本、增规模和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方面有望更进一步。
对此,中信建投分析师陈慎表示,根据克而瑞数据,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395.8亿元,同比增长126.2%,“根据我们跟踪情况,当前公司可售货值仍有1300亿元规模,且主要位于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杭州、福州等主流核心城市,公司充裕的货值储备将有助于今年销售规模的进一步增长,全年有望向700亿元-800亿元目标发起冲击”。
据悉,阳光城自2015年下半年就开始瞄准通过收购来储备货源,在并购市场上的发力时间甚至早过融创中国。
2016年,在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的背景下,阳光城80%以上的新增土地已经是通过收购方式获得的。据统计,2016年,阳光城拿地金额281亿元,并购所获土储面积约835.9万平方米,约为招拍挂的近6倍,而并购总金额仅为招拍挂的80%,平均楼面价相较招拍挂下降逾八成,成本优势凸显。
当时,阳光城招拍挂拿地成本是11013元∕平方米,并购拿地成本是1495元∕平方米,且都位于一、二线和强三线城市,其中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占比高达96%。有业内分析师为阳光城的拿地术算过一笔账,截至2016年底,公司累计土地储备楼面成本3300元∕平方米,地价与房价比不到30%。
同时,陈慎表示,在成本端,公司上半年拿地楼面均价3475.1元/平方米,虽然较去年同期上升64.8%,但考虑到公司补库存区域大部分集中在核心城市,公司拿地成本优势依然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在阳光城内部,管理层定义2017年为阳光城“提质增效、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
阳光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7年,阳光城提出“三全”投资战略,即:全地域发展、全方式拿地、全业态发展。
阳光城进一步解释称,全地域发展,即一方面坚持“3+1+X”区域布局策略,一、二线战场仍为根据地,形成二线城市全覆盖的战略格局。同时,利用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开发周边城市,并充分挖掘机会型城市补充体量适中、快速开发、有利润的双赢项目。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看来,房地产开发对房企来说仍然是主业,但持有型物业收入能为企业提供稳定现金流,毛利较高,重运营是房企为保证中长期盈利能力提早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