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两年的“加杠杆”周期之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大潮正在退去。记者日前通过查阅数据及多方采访了解到,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甚至一些地产基金和资管计划等房企“输血”渠道均受到限制,房企融资规模大幅缩水,而融资成本则全面上行。
业内人士表示,表面来看,大部分房企账面现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水平较高,但是2018年和2019年,房企境内相关债务将集中到期,部分房企资金链风险值得关注。
收紧 房企融资渠道多路受限
华融证券常务副总经理张建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房地产信托,近期房地产开发贷、公司债、企业债、IPO、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等仍然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是表外融资的地产基金和资管计划等房企“输血”管道均受限制。
实际上,在不少银行人士看来,房地产企业贷款的特点是“收益高、不良低”,不过在调控大背景下,银行房地产信贷投放速度有所放缓。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人士对记者说,银监会近日开展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也将银行资金是否违规流入房企作为检查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房企从银行渠道融资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作为前两年融资的重要渠道,房企通过境内债券融资规模在今年也迅速下滑。境内债市方面,Wind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6月13日,房企债券发行规模1474.31亿元,同比2016年同期的6098.07亿元,减少了近76%。“过去两年,公司债是房企境内发债的绝对主力。但从2016年9月底楼市全面调控启动以来,从四季度开始,房企公司债骤然收紧。2017年1月至6月13日,房企公司债仅发行4只,规模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1只和1882.3亿元骤减。”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程春曙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股权融资方面,程春曙列举数据称,今年以来A股上市房企通过定增再融资的家数只有3家,融资金额66.9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家、429.57亿元,均出现了七成以上的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被不少房企所采用的、通过私募基金融资的道路也被封堵。另外,从最近的监管动向看,最近有所升温的房地产信托目前也已被监管层高度关注。
境内房地产融资全面收紧,迫使房企将目光投向海外。不过,数据显示,目前这一渠道也已呈现关闭的迹象。Wind数据显示,2017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企业海外发债规模为17.45亿美元,仅高于2014年同期的10亿美元,创2013年以来同期次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