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题:出招、落招、收招——透视新能源汽车“骗补”罚单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何雨欣、高亢、张辛欣
面对每年高达几十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资金,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在补贴政策进入第7个年头、补贴标准将启动退坡之际,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
20日,工信部公布了针对新能源汽车严重“骗补”企业的处罚,同时还包括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进入“拐点”的声声讨论。
如何出招:事后才补贴
部分车型补贴标准过高、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部分车辆实际使用率偏低……
今年初,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在针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专项核查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于9月份曝光了恶意“骗补”典型案例,亮出了打击新能源汽车“骗补”第一剑。
本次公布处罚决定的同时,还就规范新能源汽车补贴提出下一步举措: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
——适当调整客车和专用车补贴方法,设置相关技术门槛,鼓励技术进步,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防止出现地方配套补贴标准过高现象。
——适当提高推荐车型目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此外,工信部还将于近日公布修订后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从企业设计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和产品技术性能、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提高了准入门槛。
一些业内专家也指出,曝光、处罚对新能源汽车的“骗补”起到震慑作用,财政补贴政策的完善、企业准入门槛提高,也可以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
怎样落招:走出“有补贴就有骗补”怪圈
“骗补”,在以前家电补贴、生猪补贴、柴油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中也屡屡出现。走出“有补贴就有骗补”怪圈,一方面需要政策进一步细化,一方面也需要政策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我国自2009年起,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
“总体上,补贴对于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促进作用。”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理事、汽车行业专家王巍表示,但财政补贴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令不少企业忽视技术进步和长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