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片
2015年天津港“8·12”事故后,各地纷纷对物流安全尤其是危化品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强化,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使物流安全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然而,记者近来在多地调研时发现,物流行业依然隐患密布,仓储设施不合规范、运输过程超载超限、救援处置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尤其对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存在漏洞,亟须通过完善法规、理顺体制、强化责任、创新手段来清查排除隐患,确保物流安全。
隐患无处不在运输、仓储、人员问题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危化品发生的安全事故就有近百起。事实上,伴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危化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物流安全风险有增无减。
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安全不达标仓库数量众多,尤其是一些位于监管盲区的“黑仓库”给物流安全埋下隐患。记者采访时也发现,有家企业过半数仓库因历史原因消防不达标,但却仍在照常使用。而一些物流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相对偏远的地方租用仓库堆放货物,且不向消防部门申报,安全隐患更加突出。
据业内人士估测,我国危险品仓库缺口大约在25%以上,部分地区在30%以上。不少企业因为找不到正规危化品仓库,只得在普通仓库违规储存,甚至在“黑仓库”存储。
不仅如此,物流运输过程中超载超限现象突出,尤其是危化品的监管存在空白。一些负责大型器械运输的物流企业告诉记者,大型器械由于无法拆解,在公路运输时超限、超载严重。“我们公司大型器械的公路运输费用,有80%以上是缴纳罚款,而交了罚款后就能够在公路上继续通行。”该企业负责人说。
一些企业和运管部门表示,除了客观原因外,部分物流企业和驾驶人员为了追求利润,超载、超限的情况更加普遍,尤其是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问题。
另外,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应急处理能力亟待加强。有专家表示,一些物流安全事故如果发现及时,处置得当,往往能避免事故恶化,从而减少损失。但现阶段安全人员普遍专业水平不高,处置能力不强,应急作用相对有限。
以危化品运输为例,押运员负责货物从装载、运输、卸货整个过程,应发挥看管监督的作用,但因与司机相比,押运员的工资普遍较低,且难免会产生摩擦,很多司机要么不配押运员,要么让自己的家属考取押运证跟车,这样一来应急处置能力严重跟不上。事实上,不少危化品车辆在发生事故后,司机和押运员基本上都是率先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