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实验中学的心理咨询老师耿喜玲正在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其个人化的原因,每一个看似‘无理’的行为,都是向教育者发出的求助信号:我这个方面的能力缺失,你能帮到我吗?”新学年开学首日,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心理健康老师耿喜玲在她的一个教师培训讲稿中写下这段话。
1999年,耿喜玲放弃大专院校任职来到武昌实验中学担任心理健康老师。当时,武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基本是一片空白。18年来,耿喜玲率先把心理健康课引入课堂,用心体会从学生内心发出来的各种信号,做孩子们最温情的“心灵按摩师”。
率先将心理辅导引入课堂教学
“1999年,我来到武汉任教,当时全市乃至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空白的。”耿喜玲回忆起初到武汉工作的情形。现在武昌实验中学的心理咨询中心,沙盘、宣泄中心、互动区域、放松椅等各种设备齐全。耿喜玲率先在学校成立这种心理咨询中心。
耿喜玲还记得,自己刚来到中学时一片迷茫,当时心理课要不要进课堂,学校个体咨询的原则如何确定,中小学心理专职教师的职责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甚至连申报职称时都没有心理健康老师这一项。”
“我也想过回到大专院校任职,甚至跟校领导提过这个申请。但孩子们渴望无助的眼神留下了我。”耿喜玲说,如果说大学是教心理学让人幸福的知识,中小学的课堂更注重实践,是教孩子们掌握拥有幸福的能力。
“学生们跟我讲了很多连父母都不知道的话。十几岁的孩子,有很多苦恼,他们学习压力大、两性和亲子关系微妙、渴望了解自己和社会。他们的很多困惑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却是‘无理取闹’。”耿喜玲说,孩子们渴盼被人理解,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他们太需要有个从心里理解他们的人,“我想试一试,成为他们需要的这种人,能在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帮他们一把,让他们做一个快乐开心的人。”
当年,耿喜玲就在全省率先将心理健康课引入课堂教学。随后,她自编心理健康校本教材,主编或参编省级教材三部;在课堂教学中借鉴国外心理教育的经验并结合本土实际,形成了“班级授课,大型讲座、小组治疗和个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界定了中学阶段应完成的心理辅导目标。